京字五行属什么属性?
计傲最佳答案
《康熙字典》解释“京”字,在五行里属木。 《说文解字》解释“京”字,在五行中缺木。 为什么有两个不同的解释呢? 因为“京”的古文字形状是多象形的。 “京”的本义是人工筑成的高大城墙,用土堆成所以土属性为多; 左边的象形部分像一座有门的房子,所以“京”又有居住之义,人居住房子自然离不开木,所以木属性也强。
《康熙字典》和《说文解字》都收录了“京”字的古代字形演变。 可以看到“京”字的古文字形状跟“高”“登”等字的古文字形状差不多,都是上面一部分表示建筑物,下面一部分表示基座。 所以“京都”的“京”取建筑之意,五行属木。 而“北京”的“京”就取土地之意,属土。
另外,“京”字做地名时,一般以木为主。 如“北京”、“南京”等等。 以“京”为地名的城市一般都带个“京”字,只有个别例外(如山东的济南),而带“济”的城市大多数都带“水”旁。
因为“济”的意思是渡河,过河要用船,而船是有篷的,所以“济”的偏旁从水旁变为了草字头或竹字头。 而“京”字做地名时则一般不带“水”旁的缘故。
字形金、木、水、火、土
字形学中认为字形中笔画可以构成什么部首、偏旁或单字,那么这个字就具有所构成部首、偏旁或单字的属性.比如“京”字,字形由“亠”和“口”两部分构成,因此它就有上盖和口字的属性了,同理“王”字就有“三横一竖”即为“四”的属性.那么按照“亠-水-金”、“口-火-土”和“四-木”这样的字理,“京”字的字形五行就是“金”和“土”、“木”兼之.“王”字五行属“木”.字形五行中,通常情况下,字是繁体字时,以整个字的字形来判定;字是简体字时,字的本身有五行就以本身的五行来判定,字的本身没有五行,则以字形能所构成部首、偏旁的五行来判定.例如“王”字,繁体字为“王”,字形五行属木,简体字为“王”,字的本身没有五行,字形由“一”和“王”构成,但以字本身的“王”来判定五行,也属“木”.
字义五行
这种方法要先将名字用字的字义,以汉字的造字规律分为五组:属金的“刀、贝、金、革、丽、勋”等,属木的“禾、米、良、林”等,属水的“永、清、泉、海、丽、晶、冰”等,属火的“心、真、焦、焰、耀、盛”等,属土的“建、成、士、宝、坚”等,然后按照字的意思取对应的意义,判定五行.这种方法一般情况下较少使用,通常用于字形五行不全或不纯时调整五行之用.比如“丽”字字义上五行属水,字形五行则属于火、土兼之.再如:“水”字,如果用字义五行方法来看,字形五行全不合,这时就要以字义的五行来决定,所以“水”字五行属“水”.
发音五行
这是根据字的发音“阴阳五行”来判定其五行的方法.这种方法首先要将普通话中“阴平(一声)、阳平(二声)、上声(三声)、去声(四声)”声调,分为阴阳,再将阴阳,分为五行.这里以“子午流注音纳卦法”来划分,即“阴平(一声)和阳去(四声)”为“阴”;“阳平(二声)和上声(三声)”为“阳”,“阴”属“水”和“火”,“阳”属“金”和“木”.然后将五行按照“水、火、木、金、土”来“子午流注”,“水”和“火”属“阴”,各“分阴阳”,“水”为“坎水”和“坤水”,为“子午”流注,所以“阴平”(一声和去声四声)为“坎水”和“坤水”,即“阴平”(一声)为“坎水”,“去声”(四声)为“坤水”,“火”为“离火”和“兑火”,为“子午”流注,“阳去”(四声)为“离火”,“阴平”(一声)为“兑火”;“木”和“金”为“阳”,也“分阴阳”,“木”为“震木”和“巽木”,为“子午”流注,“阳平”(二声)为“震木”,“上声”(三声)为“巽木”;“金”为“兑金”和“乾金”,为“子午”流注,“上声”(三声)为“兑金”,“阳平”(二声)为“乾金”;“土”为中宫土,不“分阴阳”,不分“子午”,为“土”或“戊土”和“己土”.这种方法在取名时,通常用于生辰八字的喜、用五行取名或调整字形五行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