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发明阴阳五行?

吴淑英吴淑英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个问题很有趣,因为题主提到了《易经》、《黄帝内经》以及“中医”,那就从这三方面来看待这个问题好了。 先来看看《黄帝内经》的源流。据考证,《黄帝内经》成书于战国到秦汉年间。而其中的阴阳五行说也应该是这一时期的产物。但如果说这个时期连铁器和青铜器都没有出现,刀耕火种的时代,能有什么科技生产力可言呢?

显然不对。我猜测,《黄帝内经》的“上古圣人之言”中,所讲的阴阳五行应该是取自于当时的天文历法。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中国上古时期的天文观测主要是用来观察日月星辰的运行和一年二十四节气来临的。

比如《周礼·春官·大宗伯》记载了大宗伯的职责之一是“以圜观天”——也就是观测日月星辰的运行情况。而另一位大神司空的职责则是“掌水土事……辨五土之丑俊(五色),五际之气。” 也就是说,当时的人们已经能够根据对天地自然运作规律的了解来区分方位和时间了——而这正是阴阳五行的根柢。

当然,可能有人会说这是属于阴阳中的“阴阳”范畴,离五行还远。但是,古人是把阴阳和五行结合在一起使用的。比如我们常说的“阴阳调和”“阴盛阳衰”等等,这阴阳中的五行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在《黄帝内经》中,“五行”在身体经络穴位的应用是这样的: 心属火,其色赤;肝属木,其色青;脾属土,其色黄;肺属金,其色白;肾属水,其色黑。 而五脏功能的发挥,又取决于阴阳二气的平衡,如《黄帝内经·灵兰秘典》所说: “心生血,肝藏血,脾统血,肺行血,肾生髓,此五脏六腑之气化皆本乎阴阳,而贵在平衡。

再来看看《易》的源流。如果说到阴阳五行,《周易》是不能不说的。因为无论是阴阳还是五行,都是从《周易》里面衍生出来的。 但是要清楚《周易》是怎么影响后世阴阳五行思想的,必须先了解《周易》本身是怎么样一本书。

据传,《周易》是由周文王姬昌所作。但现在的《周易》文本是经过孔子编订的。所以也可以说是孔子所作。不过其中思想应该还是更早之前。

那么《周易》是一部什么书呢?其实就是一本卦书。也就是通过预测未来的一种方法,把自然界和社会划分成六个区域或维度(八卦),每个区域用一种符号表示(爻),然后用两个以上的符号组合来描述自然和社会现象发生发展过程(卦)。最后用一定的原则推算未来(占筮)。这就是《周易》全部的内容。 可能有人会问,这不就是算卦的吗?有什么科学之处?

其实任何一门学问想要建立体系并得以传承,必然是有其可取之处的。《周易》这门学问也不例外。首先它把宇宙万物分成了六个区域或者维度,这就使得人们可以把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统一在一个体系之中。

比如现代物理学的标准大统一模型就把时空都纳入一个等价量子场论体系进行统一计算。而这种六维时空的思想最早就是来自《周易》的八卦。 再有一个可取的地方,就是《周易》的阴阳理论包含了一定的辩证法思想在内。虽然这种辩证法还很朴素。

比如“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阳双方是对立统一的,而且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向对方的转化。这一点颇有一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味道。 而后世的阴阳五行学说正是在《周易》这一理论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