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领先中国多少年?
中国的历史课本里,常常把汉唐比做“崛起的雄狮”,把明朝比喻成为“觉醒的雄狮”; 但实际上,中国真正的“崛起”是在近代之后的事——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后,清廷签订《南京条约》割让香港,此后又在中英和中法战争中惨败,被迫承认英国和法国对印度的殖民统治 。
1840年到1900年间,西方列强相继入侵中国,清廷先后与俄、英、法和德国等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丧失了华北和外蒙古的主权,也放弃了海关自主权(此前由英租界代管)。 面对内忧外患的困境,清廷开始“自强”运动,兴办洋务,建设新式海军和陆军。当然,这一运动并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近代化进程的确由此而始。
甲午之战中,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日本夺取威海卫炮台,迫使清廷签署《马关条约》,割让辽东半岛、台湾等领土,赔偿2亿两白银。 中国自唐朝开始对外交往时就实行“朝贡体系”,到清朝时仍维持这种体制,并赋予其国际法的性质(如给予各国使馆驻军权和领事裁判权)。在西方列强的侵略下,这种本末倒置的“邦交体制”彻底破产.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然而,正是这个饱受欺凌的时代,造就了中华民国,一个拥有完整主权和国家形态的现代国家。
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政府,结束了延续2000多年的皇权制度。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后,颁布了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中华民国约法》,建立了共和政体。 在西方列强环伺之下,中国开始了漫长的民族主义运动。从清末的立宪运动到民初的国会选举,从五四爱国运动到国民革命的北伐,终于在新中国成立前夕完成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任务。
如果说,汉唐元明清的辉煌时代代表了中国古代文明的巅峰的话,那么,民国时期的共和宪制及人民民主专政,则代表了中国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 从公元元年算起,中国在公元前221—公元前206年间(秦代)领先欧洲至少2153年,在公元1572年至1912年间(明万历至宣统三年)领先欧洲至少351年! 而在1912年至今,中国在赶超欧洲的过程中却陷入了一种奇怪的状况:既想跨越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又迟迟无法摆脱落后贫穷的窘境,甚至一度出现过回归封建制度的曲折。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特殊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