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中诗字属什么?

闵恫彤闵恫彤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五行》一书是东汉人徐子平著,原书已佚,内容早已散乱无章,现在流存的版本都是后人编辑的。 书中以一个人出生的时间(年、月、日、时)和地点(省、县等)来推算其命盘中的十二地支及天干,再按干支所对应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来推演命运的好坏。 用这种方法算命,首先要将人的出生时间换算成干支,这一工序有专门的工具,叫“八字排盘”程序。 以时间为例,假如某人出生于公元1982年5月4日上午6点30分,那么他的生辰八字就是: 壬戌 甲辰 辛卯 辛卯 寅时(早上3点到5点是寅时)用农历日期加19就是公历日期了(公元后年份减3);子时(晚上11点和上午1点是子时)以23点为界,以前半天为第二天。 这样排出来的八字,实际上只有六个字,因为农历的每月都有三十天,有的二月甚至有多于二十天的闰月,所以一年就有三十次左右同一天的时辰。为了便于区分,古人将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相互配合着的六十个组合用“甲子”表示,又由于天干共十枚,故称“甲子”为十个干支记数法。如上例就可以表述为:甲子壬午辛卯辛丑辛亥乙未己丑。 这种排法存在很大的重复性,当某个人的出生月份或日期遇到上述重复情况时,他的生辰八字就全了。然后用算命先生的“五行对照表”找出其中的天干地支,分别将其与“五行对照表”对应,即可知道这个八字对应的五行是哪个。如此算来一个八字只要几分钟,当然这是最粗浅的算五行的方法。

事实上,古代的算命先生并不像今人有这样的工具和耐心去用这种方法给一人算五行。他们通常采用“象思维”的方式去断其人必然具有某样特征(五行的某一个或者几个),然后加以验证。这种方式对某些人是很灵的,当然也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

赫连奕东赫连奕东优质答主

传统解说

按照《白虎通》的说法,古人造字都是象形而生,木以生物为象,故青;火以炎上为象,故赤;土可稼穑,有能立万物,故黄色;金以从革,有白有青色;水下润(通黑),有黑色。

《康熙字典》云:东方之色为青,青从生,属木,木气下主肝,肝窍目。南方之色为赤,赤从热,属火,火气下主心,心窍舌。北方之色为黑,黑从润(通黑),属水,水气下主肾,肾窍耳。西方之色为白,白从革(通皮),属金,金气下主肺,肺窍鼻。中央之色为黄,黄从土。土气下主脾、脾窍口。又五行之色为青白赤黄黑。青色为禾稼上熟色,白色为金铁之色,赤色为火之色,黄者土之色,黑色为水色。

现代解释

五行即五材,是古人对世界万物认知的原始归纳。《周易.系辞下》云:“有天渊,有地泽……,故易六位而成卦”;《庄子.天地》曰“阴阳,气也,气有高下,水火,物也,物有温凉。”;《吕氏春秋.壹行论》谓“上不属天,下不著地,泥彼五行,稽诸阴阳。”以上三段引语,为五行的产生提供了时空条件。天地间一切运动变化皆由阴阳二气,高之为阳为天,低之为阴为地,天地相交,万物生成。所谓五行,即古人所知的五样可以利用的自然材料。

《说文》把木、火、土、金、水五字以“某某,某色也”释字,如“木”释为“冒也,冒地而生东方之行,从屮(草字头),下象其根。木莫盛于桧行,故不取桑梓。”,即以木字旁的“桼”,来证“木”的繁盛;“火”释为“毁也,南方之行,从焱,下象回焱之形。古人以生物质为燃料,烧后自毁(指生物质消耗尽),故以毁释火”;“金”释为“金,金属也,刚巭,从革,西方之行,从人从土,贵以为人器,故从土,此字在商代甲骨文、西周金文中从“人从土”(即“土加人”);“水”释为“准也,北方之行,准,平也,以平定物。”以上《说文》所释,即对金、木、水、火、土五字本义的阐述。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