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平何时改为北京的?
这个标题挺有意思,其实“北京”这个名字一直叫到现在,只是“北平”这个名字除了个别时期外并不存在,而这两个名字的更迭过程也是近代中国城市史的一个缩影。 明朝初年,今日的北京(时称京师)和天津地区还是一片汪洋大海,明成祖朱棣决定在北京东南约40里处筑城,从此开始了北京作为首都的历史。由于当时京师南北两城的格局尚未形成,所以这里又称为“新城”。
嘉靖皇帝即位后,因为“避帝讳”的原因将“新”字去掉,称“京师”。同时因为水患频发,又在城西修筑了海淀、清河等堤坝,形成了今天的积水潭、积水滩等地名,并逐渐发展成为后来的京杭运河的中心枢纽。 而当时的天津地区则属于河北肃宁县的地界,从明代开始陆续有移民前往垦殖。崇祯皇帝即位后,为了“讨贼”将肃宁县城迁往今天大良镇一带,并在河套内设立了盐场,专产芒硝。
清兵入关后,顺治帝迁都京师,并将原位于河北正定县的河北省省会迁移到了天津,这是天津建城之始。雍正九年,又设置了直隶总督,统管京师与直隶(今河北)的军政事务。至此,天津成了继苏州之后中国的第二大城镇。
光绪二十四年,清廷在天津设立北洋通商大臣,并驻英、德公使,从此天津成为了北方重要的对外交流门户。随着外国使节、商人纷纷来津,西方的各种“文明”也在这里传播开来——洋布、洋火(火柴)、洋油(煤油)……甚至像电报、电话这样的设施也都相继出现,令这座古城焕然一新。 辛亥革命爆发后,民国政府废除了满清末期的许多不平等条约,将租界收回,但北京和天津之间的特殊关系仍在继续着它们的发展历程。
1928年末代皇帝溥仪被逐出宫,北京正式改名为北平;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政府还都南京,北平成为华北人民政府所在地;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政府的直属机关先后由西苑移往新建的大雁北。
1958年,大兴县划归北京市管辖,为庆祝这一地理距离的拉近,时任市委书记彭真特意做了《关于大兴县划归北京市领导的批复》。 不过,这时人们仍然以“京”指代北京及其周围的地区,如“京城”、“京郊”等等。而“北京”之名则多用于指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