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炒手是什么样的?

徐离彦玥徐离彦玥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炒”字已经说得很明白了,这是个投机倒把的行业。 过去没有期货可以炒,那就炒现货吧。 过去没有互联网可以直接交易,那么就来个线上报价,线下交易吧。 既然有炒客这个群体存在,那就必然有其合理性和必然性了。 所以接下来我们讨论的问题是:

1.为什么这么多炒客都集中在 北京 呢?

2.这些炒客到底做错了什么才会使得他们一直亏钱呢? 我曾经观察过一个北京地区的炒客群,先来看看他们是怎么玩的。 首先,他们选择的品种都是有现货的,而且是易于储存,不易变质,且具有较大价值的商品。 一方面是因为有大宗商品的交易模式在,容易模仿。另一方面也是便于偷换概念,将资金转移到自己控制的渠道里。

这群人平时也不看盘,也不太关注基本面的情况,因为一切似乎都不在他们的控制范围内。 他们唯一能掌握的似乎只有一条:低买高卖。 但问题是在北京这样的大城市里,生活成本本来就比较高,而且竞争也比较激烈,想找到一份月入过万的稳定工作也不是难事。 那为什么要做炒客呢? 因为炒客可以让一个人什么都不用干,只要每天上上网就能赚钱! 这个诱惑对于初入社会,资金实力较弱的年轻人来说简直无法抵抗。于是他们一入门就做了一大堆笔记和计划,然后开始按图索骥,按他们自己在书上看到的或者老师讲的操作方法开始操作起来。

刚开始的时候可能还小有收获,甚至可能赚几笔,但这都是微不足道的。就像抽盲盒一样,你不知道这次运气会不会好到爆,所以即使有盈利,这些家伙也会很快落袋为安,然后继续守着他们的账户望眼欲穿,就等着下一次惊喜的到来…… 然鹅,现实总是不尽如人意,一波行情没等来,等来的却是连续的止损。

每次止损都是一笔不菲的金额,再加上频繁的交易费用,这些都是无形中对本金的伤害。 那些书里面讲的大道理,比如止损是必需的,亏损是正常等等,此时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 毕竟,钱是自己的,肉还是要淌自己的血。

索贻索贻优质答主

实际上在北京,炒手的名气并不显赫,喜欢的人喜欢,不喜欢的人觉得那玩意儿就是抄手面疙瘩馅儿饺子汤包。有川菜馆子的地方都有炒手,但专营炒手的,还真不多。要说北京人怎么去吃炒手,那情况就太复杂了。随便你到什么地方去一问,总能找到卖炒手的小馆子,那北京人也就跟你说:“知道怎么走就行。”

如果就用“抄手面疙瘩馅儿饺子汤包”这种概念去形容炒手,倒也差不离儿,只不过具体说法,还是与汤包、饺子、抄手,都不太一样,毕竟还是一个自成体系的食物。在炒手之乡四川,炒手在各个产地和流布区的形状都不大一样。有月牙型的、长方型的、四方型的、元宝型的……馅料也是各种荤素俱有。北京的炒手是四方型的,饺子皮般厚薄的皮儿包住鲜肉或者猪肉白菜的馅料,皮有点透亮,馅要稍大些,煮熟了,里面的馅料一定要“流油”,汤里漂着红油辣椒、花椒面拌匀的辣椒油,还撒有芫荽、葱花、榨菜,有些地方也会加上点蒜泥和肉臊子。总之,味道要鲜美,香辣、味浓、肉鲜,汤色要红亮。

北京的炒手除了川菜馆有供应之外,大都集中在城郊结合部打工者聚集之地。那里房租便宜,人力成本也低,自然就成了做川菜炒手生意者们大显身手之地。炒手店规模都不大,通常也是卖的锅盔、凉菜之类的简餐小吃,环境都不大讲究,桌椅板凳都是最便宜而实用的。炒手店的服务生一般都是自己家里人带上个学徒,活儿不重,炒手、凉菜什么的也都比较容易上手。

炒手店的生意都是上午十点钟正式开始营业,一直到下午两点收市。虽然炒手店不设饭点,但还是人满为患。坐不下的人们,会要上一碗炒手,站着吃完就走,再去忙活下一顿。不过,炒手也不是只做这顿儿的,如果你真想就着炒手当一顿饭吃,那大可以点上一盘肥肠、一盘肺片、一盘凉拌木耳,再要上一盘红烧肉之类的热菜。如果吃的多也可以点两样锅盔,干稀搭配着吃饱喝足。

炒手店的客人一般是三教九流、各行其业的民工。有在北京当保姆的四川妹儿,专门过来买了炒手,打包了凉菜去伺候雇主了;有住在附近的工人,这里打一转过来拿上一份凉菜一份炒手就走了;也有一些生意人,本来要去附近饭馆子的,看看时间还早就会先来吃碗炒手垫一垫……当然也有的是吃完了炒手,再来一份锅盔,坐在小店里慢慢地喝两口。在这里,大家基本没什么闲话家常的,有的就找个角落里静静座一会,看一会店里免费提供的各类杂志,然后吃完饭就走了。

在炒手店,你可以看到各式各样的人,听到各种各样的语言,这些都可能引起你的兴趣,不过如果你想要在这里面发现些北京的小道消息或是内部新闻,那你就想太多了。这里不过是人们一个填饱肚子、小憩片刻的处所。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