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五行是什么?
“科五”并不是一个现代科学的概念,而是中国先秦道家以阴阳五行来解释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一种思想体系。它是将世界万物分成五大类,每一类用一种五行属性代表,称为五星,即: 金星 木星 水星 火星 土星 五行的起源很早,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深入人心了,西汉时期成为正统观念并一直延续至今。它不仅是古代劳动人民长期观察天地万物的结果,也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对自然界进行系统分类的方法之一。
《礼记·月令》中有载,孟春之月“其帝太皞,其神句芒;……其虫鳞,其音角,律中太蔟。”“其帝炎帝,其神祝融;……”夏历三月“其帝黄帝,其神后土;……其虫羽,其音征,律中大吕。”秋历九月“其帝少皞,其神蓐收;……其虫毛,其音商,律中仲吕。”“其帝颛顼,其神禺强;……其虫介,其音征,律中金吕。”冬至一阳生而正月建寅,此时“其帝尧,其神皋陶;……其虫羽,其音商,律中小吕。”每季的三个月又分别对应着二十四节气中的三个节气。从立春到谷雨,一月二十四个节气,划分成八个阶段,每个阶段三个节气,每节各五天,一天称为“气”,这八个阶段的名称分别是: 孟春、仲春、季春 孟夏、仲夏、季夏 孟秋、仲秋、季秋 孟冬、仲冬、季冬 其中立春至惊蛰,雨水至春分,这是第一个阶段,称作“孟春”。每一个阶段都有其对应的五行属性和象征动物。“金曰秋杀,木曰春生,水曰冬寒,火曰夏热,土爰稼穑。”——这里的“土”为坤土,具有养万物之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处暑之日“水土相合,涂涂溽蒸。”“白露降,夜寒白天热。”这里的水是滋润之义。霜降开始,白昼越来越短,夜晚越来越长,这时天地之间充满了肃杀之气,所谓“霜寒露冷,草木凋零”。至此,一年之中土气的旺盛期过去了,而水开始活跃起来。立冬之后,水开始结冰,而冰又是透明属阴的,所以此时节太阳的直射点离地球越来越远,温度渐减。冬至阳气渐回,雨水增多,地表开始解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