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生肖最年轻?
这个问题有意思,首先排除掉那些已经去世的人,比如屈原(公元前340—公元前278)、王勃(公元596-公元646年)、李贺(公元791~817)等,这些人去世的时候都不年轻了,算他们年轻的话也对不上这个问题了; 接下来排除一些“未老先衰”的,比如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57年~公元前87年)、武则天(公元624-公元705年)等人,他们年轻的时候也不算很年轻……那么还剩下一个问题:什么是“年轻”? 这个问题的答案可就不一定了,因为对“年轻”的定义可是有很大分歧的!比如,你问一个三十岁的人他觉得自己几岁了,他说“我今年二十啊”,这是不对的——如果按他的出生年份计算,他是应该回答“我今年三十一了啊”才是正确的。这里的问题就在于,人们判断一个人的年龄时候总是下意识地把这个人现在“实际”多少岁与这个人“应该”多少岁做对比——“你应该”三十岁而“你现在”刚刚过二十一岁生日,所以你是“虚岁”。但这样一来的结果就是,同一个人可能不同的人认为他/她的具体年纪是不一样的,而这些人给出的数字范围差别又很大! 举个例子: 李白(公元701年-公元762年),如果按照他的出生年月来计算,他死的时候应该是62岁的,但如果是以他的生辰八字来推算的话,李白应该活到七十六岁!也就是说,从“生理年龄”的角度来说,李白死了之后还应该是“年轻”的!这显然是有问题的! 同样的问题还有苏轼(公元1037年1月8日-公元1101年8月24日),以他的生辰八字来算话,他应该在六十四岁时候死去,但是按他出生的年份计算的话,他应该在五十七岁时去世——也就是在“生理年龄”上,苏轼死了以后也还是“年轻人”!这也明显是不对的。
我上面提到的这些都是典型的“按周岁计龄”的情况下的结论,在这种算法之下,大多数人都会逐渐老去,最后都逃不过“未老先衰”的宿命。 但人类社会是一个复杂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存在很多种计龄的方法。除了上述的“按周岁计龄”的方式之外,还有“按虚岁计龄”“按阴历记龄”等等方式。而在这些不同的记龄方法之中,又会有“年轻”还是“衰老”谁先谁后的疑问出现。比如,对于以农历过年为春节的人来说,他们是“按虚岁计龄”的,在他们看来自己过新年的时候就“长大一岁”了,因此在他们在农历新年的时候就会格外高兴,因为又可以“跨年龄”了!而对于以公历新年作为春节假期的人来说,他们过新年的时候并没有“长大一岁”,所以在那一时刻对于他们的“生理年龄”来说其实并没有增加。这就造成了一个现象:以农历新年为春节的人们往往看上去显得比以公历新年为春节的人更加年轻!
题主所提的“哪个属相最年轻?”事实上就是一个伪命题——无论哪个种族和文明的人都在不断地进化,而进化总的方向是越来越“年轻”——当然,这种“年轻”指的是“生理年龄”上的年轻。所以题主所谓的“哪个最年轻?”其实就等于是在问“哪些人在‘生理’层面活得最久”,而在这问题的答案上自然是“人种”之分占主导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