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姓五行缺什么?
赵是国姓,在《百家姓》中排第一,因此其源流和传播应该是非常广泛的。目前比较被认可的说法是帝尧时代,颛顼族的后裔开始使用赵这个姓氏。 颛顼(Zhuān Xū),姬姓,高阳氏,黄帝之孙,昌意之子。封地颛邑(今陕西宝鸡),号高阳,又称颛顼高阳氏、颛顼帝。他有一儿子叫穷蝉,也就是夏朝的第一位天子。
到了商朝,周武王灭殷之后,把孤竹国的国王后代封在赵城(今山西洪洞),封号赵侯;其后子孙以地名为姓,称为赵姓。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帝喾高辛氏的弟弟玄嚣,即黄帝的孙子,他的后裔有造父,因为协助周武王伐纣有功,被封在赵城,从此姓赵。而秦始皇本为赵氏,就是因为他母亲赵姬是赵国贵族后裔。 无论哪种说法吧,反正“赵”姓是以国土命名的姓氏,属于国土姓之一。这种姓往往代表着一个邦国或者部落的荣耀和辉煌,比如秦、晋等姓就是如此。作为国姓,它意味着光荣与使命,所以古人对赵姓还是很看重的。
关于赵的名字,据说是因为周穆王得到一件宝贝,名曰“赵璧”,于是赐给贤臣赵襄子,由此天下闻名。再后来“赵”就成了这个家族的姓了。 春秋时候,晋国公室分裂,韩、魏、赵三家分晋,当时魏国强大,赵国为了自保,就向魏国称臣,并且把太子送到魏都来作为人质。没想到这位太子非常有出息,不但学富五车,而且是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有一次,魏王邀请赵太子下棋,这棋下得大半夜还不见分晓。正好魏王有点事情要走开一下,让赵国太子自己下完这棋局。不想赵国太子却趁此机会把棋子一收拾,溜回自己的房间睡下了。 第二天一大早,魏王很不高兴地问:“太子,你昨天晚上干什么去了?” “我睡觉去啦!”赵太子笑眯眯地说。
魏王一听更来气了:“太子殿下,您是尊贵的客人啊!客人就应该躺在贵宾席上休息的呀!你怎么能睡在地上呢?” 赵太子笑了笑道:“多谢大王提醒。不过,昨天夜里魏王和我下了一盘非常漫长的棋。大王走了以后,我又细细想了一下,发现棋局里有个漏洞,如果把我刚才想到的补充进去,那这盘棋我就赢了。大王走之前我们刚走到中盘,按照这个套路下去,我自然就可以赢棋了。所以,我是趁着大王离开的工夫,在构思破棋之法哩。”
听完太子的一通解释,魏王乐了:“哈哈,原来是这样啊!朕失策了!” 这故事流传开来后,人们都夸赵太子的记忆力好,智商高。而“妙记棋局”的故事也被收录在了《战国策》里。 除了这个典故外,赵氏后人还有杰出代表赵佗建立南越国,自称皇帝;还有一位皇后名叫赵飞燕,凭借绝色的容颜和出色的舞艺得到了汉成帝的欢心,从而一步步走进后宫,最终登上了贵妃宝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