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会裁判针对中国吗?
2016里约奥运会,男子400米自由泳决赛,孙杨以3分41秒54的成绩获得冠军并打破奥运纪录,但是赛后检测他的血液里有超标的药物溶解肌红蛋白,国际体育仲裁法庭裁定其禁赛8年。
2021年7月29日,东京奥运会男子200米蝶泳半决赛上,孙杨游出到达终点后双手抱拳庆祝的姿势引热议 。 赛后舆论出现一边倒,纷纷质疑中国队在自毁长城、痛失金牌。对此,中国体操队队员王宗源回应表示,“我们很庆幸能够生活在一个有无数规则约束的世界中”。
2021年7月30日,东京奥运会男子200米个人混合泳比赛,孙杨最后一个冲过终点,让中国军团的金牌数量定格在7枚。但随后公布的成绩显示,英国选手斯科特夺得该项目的金牌。
2021年7月,国际检查官称,认定孙杨未违反兴奋剂规定 。 然而,这个结果已经无法改变孙杨被禁赛的判决了。
当然不是,任何体育赛事都有相应的比赛规则,只要犯规就要被吹罚,跟国籍没有任何关系。从奥运会诞生的那一刻起,它就是为为数不多的最接近于纯粹的体育竞争,而不是政治和战争。
奥运会一直都在宣扬“团结、和平、友谊”,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各国在赛场之上就不竞争了,而是希望可以摒弃现实的国家政治观念和成见,在奥运会的比赛赛场上进行公平的竞赛。在奥运赛场之内,大家只关注体育成绩的突破和争夺,关注技术、实力和团队的提升;关注人类极限的挑战,关注体育精神、奥运文化的发展与进步。各国的健儿欢聚一堂,用实力来征服观众,用态度来感动世界。
奥运会虽然也难免受到政治的影响和冲击,但是奥运会还是一直保持了自己的本源。各国在这里你追我赶,和平相处;尊重自己,尊重对手,尊重裁判。我们看奥运,看到更多的是世界的和平,是各国的友谊,是各国运动员的体育精神。
对于一届成功的奥运会来说,奥运会裁判水平的高低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奥运会裁判必须是该体育运动世界范围内出类拔萃的人,才能担任奥运会的执场裁判。他们需要拥有丰富的执场经验,对这项体育运动的规则都十分的熟悉,并且没有明显的判罚倾向。虽然不排除有时候会存在误判和有争议的判罚,但是从整体而言奥运会的裁判水平还是可圈可点的。
作为体育迷,我们为运动员在奥运会的精彩表现欢呼喝彩,也为他们遗憾的成绩感到惋惜。作为普通人我们更多的是在为祖国能够取得优秀的成绩而自豪,同时也期待中国能够越来越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