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接乒乓球的旋转?
题主的问题是怎么接乒乓球的旋转? 这个问题有些广泛,我理解的就是如何能更好的接到下旋球、上旋球以及不转球(不讨论发球,仅讨论接球),那么接下来我就分别谈谈这三类球的接球方法。
首先是下旋球,这是最考验接球能力的一种球,因为其具有下降速度慢、弧线低平、吃球时间长且不容易发出球的特点,所以接起来是有难度的。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应对的方法。 对于下旋球,我们可以从击球点和击球方向这两个方面来考虑如何提高接球质量。 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练习: 通过以上练习来逐渐增加对落点控制和回球能力的培养,这对于提升个人的接球质量有很大的帮助。
其次来说说怎样接上旋球,上旋球与下旋球不同,其运动轨迹是高的弧线,因此对于出手角度和力度的要求更严格一些。如果发力不充分或者击打时机欠佳就容易出现出界的情况。 上旋球除了具备下旋球的所有特点之外,它还有由于旋转产生的横向位移,所以对于接球者的判断能力要求较高。 要接好上旋球,我们仍然需要从击球点和击球方向两个方面着手准备。 可参考以下方式增强自己的控球能力及击球稳定性: 通过对上述两个方面不断反复训练,逐渐找到感觉,最后形成条件反射,这样才能保证在比赛时发挥自身水平,接住对手发来的各种旋转球。
至于不转球,一般来说不需要做额外的训练就能较好地接住,这里就不赘述了。
在搓球、削球类运动员中,基本接旋球、处理旋球的技术动作,在引拍时一般都采用左肩下沉、拍形后仰的反手引拍动作。在实际击球过程中,击球点一般都略低于台面,通过击球的中下部来把对方打出的上旋球接回去。而进攻型选手在接旋球时,引拍的位置和击球点较之削球、搓球选手略高,击球的中下部。但无论采取哪种引拍方式,接上旋球时在实际击球环节都应使用前送或前下的摩擦力。如果在回接时使用了发力托顶球的动作,就很容易出现回球下网或回球出界的现象。
在接下旋球过程中,不管是削球、搓球类选手,还是直拍、横拍选手,引拍时都会使用前臂上翘、拍形后仰的动作,击球点都尽量的前移、靠上,在击球的中上部尽量前送、尽量加摩擦。如果在接球时不加旋转、不加质量,只使用了拍子托顶球的动作,就很容易出现回球出界或下网的现象。
在处理左侧旋球时,接球的站位要尽量稍向左前方移动,通过拉弧线和回球落点的变化,来弱化和化解对方左侧旋带来的转 拍型和击球拍面可以稍偏左一些。比如接带有左侧旋的上旋球,可以通过加质量的方式将对方的转力和旋转击回去,而且击球要有一定的前向发力。如果回接时使用上翻或上挑的动作,就无法很好地将对方转力和旋转击回去,而且很容易导致回球出界或下网。
在处理带右侧上下旋球时,接球的站位要尽量稍向右前方移动,通过拉出直线和回球落点的变化来处理和化解对方右侧上下旋的旋转。对于搓球和削球选手可以使用“蹭”的方式将球还击回去。对于以攻为主的选手,接带有右侧上下旋球时可以使用拉弧线和回球落点的方式来处理。处理带有下旋性质的右侧旋球时应向前下方发力,如果使用上挑的动作,就很容易出现回球不出质量和下网的现象。处理带有上旋性质的右侧旋球时应使用前向发力,如果使用托顶球的动作,就很容易出现回球出界或不出质量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