浡在五行什么意思?

钟民胤钟民胤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尔雅·释诂》云,“勃,兴也”;又云,“浡,上出也”。郭璞注曰,“今作勃勃。”是知二者皆形容草木蓬勃茂盛之貌。然则字从艹者,其义为草木茂盛之态,自指生长而言;字从北者,乃言草木由地而上,直立而挺生之意。 许慎此说,当得诸经典。然引申之,此二字凡有以下几项引申之义。

一、兴起,兴盛。 《易·乾》句,“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唐·孔颖达疏曰,“万物兴作而起。”《书·禹贡》句,“厥土青黎。厥田惟中。厥赋贞,百有二十亩。”是说禹之时,青州之土地,平旷绿油,草木茂密。

二、盛多的样子。 《诗·周颂·思文》句,“思文其德,莫如大海。”郑玄笺曰,“思美其文章德行,无如商汤者也。”唐·孔颖达正义曰,“若言‘思文其仪’,乃是容貌之文。唯‘思文其德’,乃言道德之文。”是德亦可以有文,此处即以文指德行之繁多盛大。又《齐风·猗嗟》句,“颀兮,吾以色悦。”以颜色之艳丽多媚,形容男子容颜焕发、神采飞扬的样子。

三、开始,最初。 《礼记·檀弓下》句,“我初辞家,幽人受命。”是说作者当初离开家乡去应召之时。《庄子·秋水》篇,“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是言秋水涨满,江河横溢之初。

四、通“渤”。渤海。 中国北方第一大湖,介于辽东半岛与山东半岛之间。古称“沧海”、“北海”。西汉初年在盐铁大会上,贤良文学们指责丞相韦贤、太子太傅夏侯胜等师法无据,说“《春秋》非王道,《战国策》非圣人之言……”等。汉昭帝听罢,很不高兴,便问他们是否见过《春秋》和《战国策》。众人答道不曾见。汉昭帝说,倘若如此,你们就错了。于是诏令大臣们每人回家去取一本来看看。汉昭帝所提的问题,正是他小时候跟随姐姐修成君入朝时遇到的事情——众大臣见了小孩子拿的《春秋》和《战国策》都哈哈大笑。汉昭帝长大了,才得知自己的臣民竟然那么愚昧无知…… 这两个词,到了东汉时期,渐渐合流,意思有了较大的变化。范晔著《后汉书》,记载了张衡与王符辩论神灭不灭之事。张衡认为天地万物乃是由阴阳五行的运转而生成的,所以是没有魂魄的,所谓“性灵”也是不存在的。王符反驳他说,若论变化,金可以变为水;若论消亡,水性又可以变为火。阴阳五行,不过是从一极走到另一端的工具罢了,怎么可以它们中间毫无东西存在呢?(“金固有水,水亦能有火。阳极则阴,阴极则阳。何独五行而不物乎?”)可见这阴阳五行,不仅可以喻指自然界的变化,还可以表述精神领域里的变化。这样,本来只有草木繁荣景象的勃勃与只有地形上升的浡字,到了这里,却同时具有了形容精神世界丰富多样的新义。后来唐代古文运动提倡者们编撰的《五代史·周世宗纪》,就常常使用这两个字来描述人的精神世界——“世宗为人好儒术,颇好学。尝观《尚书》至《舜典》,谓直译处多不通,命儒官为注释,俾理路明白。又闻《春秋》经传中有褒贬之称,遂遣儒臣讲习其书。至于《庄子》、《柳氏文集》,往往讽诵。每言及前代兴亡故实,必咨访古今,虽左右近侍,亦罕知其端緒。” 这样,本来只有草木繁荣景象的勃勃與只有地形上升的浡字,却在这里同时具有了形容精神领域丰富的崭新含义。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