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有民营企业多少家?
2014年有629万家,2015年有731万家,目前不清楚。 民营企业的概念在政策上是不断变化的,因此其数量也存在着无法准确计算的问题。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从2003年到2015年间,中国民营企业个数经历了连续13年的增长后,到2015年已达到687.6万个,比2003年增加了约4倍;注册资本达165.5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7%。但到了2016年上半年,新登记注册的民营公司却减少了7.7万余户。 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年报截止日期为2016年5月底),我国共有民营企业576.6万户,比上年减少9.3万户,占全国企业法人单位总数的比重为65.8%。注册资本14.1万亿元,比上年减少1.4亿元,占全国企业资产总额的比重为40.3%。
不过,由于缺少国家层面有关民营企业的统计数据,上述数据并不能直接反映民营经济的全貌。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许多原来国有、集体所有制的工业企业被改制成股份制或者混合所有制经济,其中的非国有成分属于民营经济,这些企业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时,一般都会被计入“民营经济”范畴。如果按这种广义来计算的话,民营经济所占的份额就要大得多。 除了企业个数外,近年来另一个备受关注的民营经济数据是就业人数。据统计,2015年我国民营经济创造的新增就业岗位超过2000万个,占全部城镇新增就业的比重接近九成。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的发展,逐步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我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据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家统计局联合开展的全国第二 次经济普查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08年底,在全国法人单位中,私营企业占企业单位数的59.1%,就业人员占企业单位就业人员的39.3%,营业收入占企业单位营业收入的45.4%,利润总额占企业单位利润总额的49.5%。据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统计,截至2011年12月底,全国实有企业2491.9万户(不含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监管的企业),其中,私营企业1130.7万户,占企业总数的45.37%。
中央高度重视发挥非公有制经济在促进经济发展、扩大社会就业、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把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方针,并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推动非公有制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制定实施了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3年工作要点;开展贯彻实施修订后的个人 企业法和合伙企业法监督检查;完善中小企业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加快出台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加大清理规范涉企收费工作力度,开展减轻企业负担专项督查以及涉企负担问题调查处理工作;加大对小型微型企业培育和扶持力度,组织开展中小企业银河培训工程;推动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尽快设立,开展扩大对中小型企业融资担保业务税收减免政策地区和担保机构试点,开展小额贷款保证保险试点;进一步放宽中小企业市场准入,支持有条件的中小企业海外上市……这一系列政策措施取得了积极成效,有力地推动了非公有制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平稳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