捧在五行中属什么?

孟繁浩孟繁浩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捧”字的五行是火。

从字形上看,“捧”由手和奉组合而成。手部和足部在人体中都属于阳,且均带有“高”字结构;足部的“高”字结构,上面是“干”,五行属木,下面是“戈”,属于兵器的象形文字,古时打仗主要凭仗的是步兵,因此用“戈”来表示兵器含义的汉字大多和足部相关联。所以足部为火。而手的“高”字结构则是“豆”+“之”,“豆”在古代指的是豆子或粮食,是用来祭祀的贡品,而且“豆”是圆形底座,“之”字贯穿其中,像一束火焰焚烧着豆子,因此以“豆之”结构的字大多是火的寓意。比如:燃、灼、炬等。所以手部也是火。这就完成了上下部分的平衡——阴阳平衡。

“奉”字也有很重要的意义。因为“奉”是由“手”和“弓”组成,“弓”在古代是一种重要的射箭工具,而且是弯曲的形状,就像我们在拜祭的时候,都要双手作揖以示尊敬并呈上供品,这正好符合了上说的“高”“低”的阴阳概念。并且“弓”字中间有个“止”,古代射出的箭要是能够射到“止”的位置,就说明射中了目标,所以“弓”字中间的那个“止”其实就暗示了箭靶的中心,也就是说这个“止”字其实是代表箭靶中心的一个小小火苗,因此“弓”字五行也属火。

舒方舒方优质答主

五行一般指木、火、土、金、水;另外还有指代五方、五声、五色、五味、五谷、五祀、五服、五音等。两汉是中国古代经学的鼎盛时期,许多哲学命题均依附于经学文本而被阐发,此五行为其中之一。在汉代,许多经学典籍中均有对于五德终始说的五德的解释,如《尚书纬•考灵曜》、《礼纬•含文嘉》、《礼纬•稽命征》等纬书,以及被谶纬化的今文经中有《诗含神雾》、《春秋·决事》,古文经《尚书》中也有言及等内容。但将金木水火土五者,与东方、西方、南方、北方、中央五方明确联系起来的解释则首先见于《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木、火、土、金、水五者,按照相生相克、互为其根的方式组成一个循环,此即五行相生相克之说。五德终始说即将相生相克的五行类比于政治(王朝),以解释政(朝)权转移的合理性。汉人董仲舒即是此学说的提倡者之一。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