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如何影响金融投资?
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是相互影响的,整体经济和个体经济也是密切联系的。研究金融市场就不能不考虑到整个经济运行的状况以及企业所面临的具体环境。 宏观经济的主要指标包括国民生产总值(GDP)、失业率、通货膨胀率等;这些指标的变化无不需要通过具体的产业部门来承担。因此研究宏观经济对金融决策的影响就必须从产业分析入手。
目前我国的宏观调控主要采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手段。其中财政政策主要包括税收、国债发行和财政支出等方面的内容;货币政策主要包括存款准备金率、利率、发行量等等方面的内容。无论是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最终都要通过相关的产业部门来发挥作用。因此我们研究宏观经济对金融投资的影响就需要进一步分析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对相关产业进行调控的过程中对金融投资市场所产生的冲击。
需要说明的一点是我们在讨论宏观经济运行状况时不能忽视的一个变量是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2004年至2010年间我国年均GDP增长率为10.5%。这个增长率是世界各国中少有的。经济高速增长带来了巨额的资金需求。为了维持经济的快速发展,必须引进大量的海外资金。在这一过程中我国金融资产规模迅速扩大。2010年未央行资产已经达到27万亿元。这为未来我国的金融投资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二、国内政策环境 对金融资产价格有重要影响的国内政策主要有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
1.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是通过金融体系传导对利率、汇率等金融要素进行调节进而影响投资和消费从而实现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目前中国的货币政策工具包括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
(1)公开市场操作 公开市场操作是最常用货币政策工具之一。中国人民银行通过在市场买卖证券(主要是国债和央票)的方式投放或收缩货币。当人民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入证券时,相当于向市场注入资金,货币供给增加,利率下降;相反,如果人民银行卖出证券,则回收货币,货币供给减少,利率上升。由于资金是借贷关系,所以这种作用的发挥取决于市场的有效性。
(2)存款准备金率 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发放贷款而准备的资金,称为储备金。
中央银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即央行通知各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将上缴银行的存款的一部分退回给商业银行用于贷款发放,提高商业银行的放贷能力,进而刺激社会总需求。反之,若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则减弱了银行贷款的能力,会限制社会的需求。由此可见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对全社会资金的供应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3)利率 利率是指借款利息量与本金的比率。利率反映着资金成本和借贷机会,直接影响企业的资金成本和经济效益,也影响到消费者的实际收入水平。通常来说,利率水平越高,抑制投资的效果就越明显;利率水平越低,刺激投资的效果就越显著。利率是一种重要的宏观经济调节工具。 中国目前的利率市场化改革还在进行之中。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于2012年6月8日起全面放开境内贷款利率管制,这是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下一步要逐步放开同业利率和市场化的衍生产品利率。
2.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宏观调控行为,它通过政府预算的收支活动产生影响力和传递机制最终达到宏观调控的目标。 在目前中国处于经济建设时期的特定环境下,财政政策的作用更为直接有效。积极的财政政策意味着政府的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造成财政赤字,通过财政政策的杠杆效应,实现刺激经济的目的;而宽松的财政政策则恰恰相反,它会通过降低经济增长速度,减少社会总需求来实现稳定宏观经济的调控目标。
目前中国政府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推进城镇化建设,鼓励居民消费并出台一系列财税政策确保消费增长的态势。
三、国际环境 对金融资产价格有影响的国际因素主要包括进出口贸易、外资流入和流出金额以及国际信用评级机构评定的债券收益率等。
1.进出口贸易 进出口贸易影响一国的资本流动。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一国宏观经济的运行越来越受到国际市场的影响。进出口贸易作为连接国际市场和国内经济的纽带对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但同时出口贸易和进口贸易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是有区别的。一般来说进口贸易能够促进一国经济的健康发展而出口贸易则可能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2.外商的直接投资和外债 从长远来看,一个国家的经济开放程度越高,就越能有效地利用国外的技术和市场,从而获得超额利润。这种超额利润的刺激下,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资金会不断流向发展中国家。但是短期内,外国投资的进入和退出是需要经过复杂的程序,而且需要符合相应的市场规律,不得违背市场经济的原则。
外债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外举借的一切债务,其形式除了包括现汇、实物外,还包括各种偿债基金、外汇担保、信托投资等。合理的外债规模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必要条件。
3.国际信用评级 中国政府非常重视国际信用评级在加强国际合作与融资中的地位,一直努力建立和维护本国金融资产的安全屏障。但需要注意的是,随着中国国力的崛起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中国企业在跨国合作和投资中应尽量寻求国际信用评级的支持,以增强自己的竞争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