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怎么顺序?
这个问题比较简单,因为古代人并不把五行的概念当做学术问题来进行系统研究的,所以也没有形成一套理论体系来阐述五行的次序。 不过我们还是可以大致的梳理一下古人所讲的“五行”的含义和顺序。 在古人的观念中,宇宙万物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有形质的东西,也就是物质世界;另一类是无形质的东西,即精神与意识领域。这二者在《周易》中的说法叫做“器”与“道”。
那么五行就是划分物质世界的那一类东西,它具体指的就是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或者说是五大类物质)。古人认为它们是构成万物的基本元素或基本材料——也可以理解为原材料,但它们本身没有形貌,也不是具体的个体,而是作为一种“属性”存在于万事万物之中的,所以叫作“行”而不叫作“物”——用今天的话来说,它们的作用相当于组成物质世界的分子或原子。
既然五行是性质或者说属性的名词,那我们就需要再来说说古人是如何用五行来描述事物的性质的。这个说法其实挺简单的,就是把世间的物质分为五大类(也可以用四大类或六大类等等区分法),然后分别赋予五行中的一个属性就完事了。当然这种分类方法并不是凭空而来的,它的根据来源于两个方面:一个是自然界存在的现象,另一个则是人与世间事物的关系。
先说自然的方面吧。古人发现天空中的星象可以分为东、西、南、北四个区域,而这四个区域的中心点分别为辰、巳、午、未四个方位,于是他们把这四个方位命名为震、巽、离、坎四正之位(注:这里的“位置”不是指地理上的方位,而是指天地之间的一种状态)。这四正之位的存在对古人的生活产生了极大影响,人们将它们运用到各种事务中去,比如四正之位的中心点为辰、巳、午、未则对应着一年当中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之时,这就为历法的制定提供了参考标准。此外古人还观察到,一年四季的变化是由太阳运行引起的,而太阳的运行路线又恰好是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来回变动着的,于是在他们心目中太阳便成了东方之神(震)和四季的主宰者了……如此种种不一而足。
再说人事方面的。前面已经讲过,古人认为人和世间的事物都是有“性”的,比如说仁、义、礼、智之类,但这些“性”都是抽象的概念难以被具象化,所以就换成了五行,这样用起来就比较方便了。例如一个人若喜欢喝酒,其性情就属火;一个人若是喜欢喝茶,则其性情就属水。总之人的性格和行为举止都会被赋予一个五行属性。
古人把自然界的四种现象(天、地、雷、风)与人世的四种关系(君臣、父子、夫妻、阴阳)各取其一合成为五个要素并依次定为金木水火土这五个名称,这就是五行的第一个含义。另外还有一种看法是把五种不同的金属矿石作为五行的第一个含义,这是后人的解释,不足取信。 因为上文已讲过了什么是五行和为什么要用五行,所以我这里就不展开讲了,反正意思就是这么个意思。总之古人就是用上述所说的两种不同的方式来给世间的事物进行划分的,至于哪一种更好,我在这里也不做评价。
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那就是在古代的五行论中是并没有明确提到五行的具体顺序的,后人之所以提出了这样的观点是因为受到了道教思想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