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上海话怎么说?
我大上海话说得贼标准 侬瞧好咯 我来哉 嘎蛮灵额 哈宁格哟拉松 哪能嘎忙啊 嘎黑风呀 黑疯喽 啥野啦? 阿拉冷笑啥啦 老早以前,上海人说话是没有儿化音的。后来受北方普通话的影响,才开始有儿化音,但说得比较生硬,像“啥”读作shà,“啥野啦”“嘎黑风呀”。
1949年后,尤其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大量北京、天津人的移民涌入上海,带来了正宗京腔儿,上至达官贵人下至贩夫走卒都操着一口京腔儿。上海的影视剧和相声都受到北京的影响,《老枪》里就有很多京腔儿台词。
到了80年代开始,受港台语言的影响,上海的电视节目开始用普通话主持,普通话里面夹着洋泾浜的拼音字母,比如中央电视台的《星星知我心》里,主持人就操着一口带着拼音字母的普通话。现在的小朋友可能没见过这样的节目了,那时这可是风靡全国的。
至于为什么用普通话掺着拼音字母呢?因为上海人口音太多,用普通话发音标注可以方便外地观众理解。当然,这样也会带来另一问题,就是土语消失,通用普通活的兴起(请见我的另一个答案)。
现在的上海年轻人会说沪语的已经很少了,会写沪语文字的就更少,而能够把沪语和文字一起打出来的,已经算是文青了。作为土生土长的上海人,我虽然能说沪语,但会写沪语文字却已经忘光了;即使偶尔写出来,也是错漏百出。我也很惭愧不能为大家展示标准的上海话书写方式。不过,大家如果能将上述沪语对白逐句朗读一遍的话,沪语的文字模样应该就有所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