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有地铁吗?
作为在廊坊生活了20多年的外地人,看到这个问题还是有点感慨万千的,遂答之。 先给出结论,廊坊市目前以及可以预见的未来都没有修建地铁的必要和可能。 原因如下: 一、人口数量不足 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廊坊市常住人口为438.19万(不含大厂、香河两县)。而到2016年,全市年末常住人口452.17万人,比上年减少1.8%;其中市区常住人口248.88万人,比上年减少2.2%。
这里要提到的是,2016年底全市常住人口中,城镇人口229.69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即城镇化率)为50.7%。按照国际上通常定义的“城镇化”标准,即在一定时间内,城市人口占全部人口比例至少达到70%以上,并且乡村人口比重下降的速度大于城镇人口增长的幅度,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城镇化。因此可以说,近年来虽然廊坊市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有所上升,但实际意义上的城镇化进程依然缓慢。
众所周知,大城市的地铁建设往往要承受巨大的社会成本和经济负担,小城市则不具备修建地铁的条件和技术。作为一个地级市,若人口数量连修地铁的基本门槛都达不到,那么显然是没有资格考虑修建地铁这类“奢侈”交通设施的。
二、财政收入偏低 根据《廊坊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到2015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要达到3300亿元。然而事实上,2015年全市GDP仅为2816.48亿元,与既定目标相差约18.9%。 根据该规划,到2015年人均GDP要突破1万美元,但实际上也仅达到9858美元,比预定目标低了约5.5%。
GDP和人均GDP是衡量地区经济规模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地方政府落实公共财政支出,特别是基础建设资金投入的重要参考依据。根据《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资金筹措和使用办法》,新建一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一般需要投资200-300亿元。考虑到建设和运营成本,一般地方财政很难负担如此高昂的建设费用。而作为京畿重地的廊坊市,由于毗邻北京,拥有更多的人口和外溢资源,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财政收入更是明显低于其他同级城市,因此就更没有条件考虑修造地铁这类“奢华”的基础设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