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熙五行属什么?
“诺”字在现代汉语中通常读作nuò,但在古代还有两个读音nào和zé,现代汉语中这个多音字只保留了一个读音nuò,其余两个读音已经消失了,并且现在也基本不用于人名了(虽然“祚”字现在还读zuò,但“祚”在古代除了读zuò之外,还读zé)。所以从读音上分析,它属于形声字,表音的“若”部,表示意为答应;而表意的“言”旁,则表示言语、名字等含义。它的本义就是应允、许诺的意思——这正好与“熙”字的含义契合。
关于“煕”“羲”二字,《说文》中有如下解释:“熈,温也。从火,希声。”“羲,羲和之羲,从日,兮声。”“熙”,许慎认为是一个会意兼形声的字,“羲”是他认为的形声字,实际上这两个字都是上古音节的简单记音文字,没有真正的意义。其实“煕”“曦”的本字都是“羲”,因为古代声调不同,一为阳去,一为阳平,所以字体有所不同,但是读音是一样的。后来为了表示“煦”的意思,又造了一个新字“禧”。
“禧”字见于唐宋古籍,元代沿用,明代以后消失。现今普通话和大多数方言里仍然使用。 “诺”“熙”“羲”三个字的五行属性都为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