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五行什么意思?
“光”指的是能量。在五行的世界里,金木水火土分别代表着五种元素,它们的性质分别是:
1、金——收敛、清静、重、肃杀
2、木——生发、条达、舒展、生长
3、水——润下、流动、向脏下降
4、火——炎上、向上、温暖
5、土——长养、受纳,化生万物 金木水火土,除了代表五种元素,还象征五脏之气: 心主火,肝主木,脾主土,肺主金,肾主水 在人体内部,五脏相互协调配合,使得人体阴阳平衡,脏腑功能正常。
《黄帝内经》指出:“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 “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这就是说,人要顺应自然界的规律,注意劳逸结合,饮食有节制,睡眠充足,适当进行体育运动锻炼,才能健康长寿。
五行,传统文化中世界的构成单位及运动变化原理。语出《尚书·洪范》。五行学说是我国一种古老的哲学思想,它的基本观点是:世界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构成的,这五种物质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不断运动变化,推动着事物的发展。
五行,从古至今被普遍运用到中医学、建筑学、占卜、相术等学科,尤其被后天八卦的先天八卦所采用。它还有个同名游戏,为古人闲暇时光的娱乐之一。五行,指木、火、土、金、水这五种物质元素。中国古代人民认为这五种元素是构成世界万物的最基本元素。
五行思想萌芽于殷周,战国时期形成系统理论。《尚书·洪范》记载武王灭殷后,周之“庶敷(巫)”(民间方士)从殷商遗民中得到《洪范》九畴,向周武王传播五行思想。五行说至此从巫史的方术中分化出来,成为以商阴阳八卦的独立学派。此后,五行思想逐渐在中华大地流传,并与各民族本有的文化观念相融合,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和核心内容。
五行说在《洪范》中还只解释为水、火、木、金属金,而未提及土,其演化程序为水、火、木、金属金生土,呈单向顺序而无相克。战国中期,《左传》提出“木、火、金、水、土、谷”六行。谷物为人类生活所必需,特别受到重视,故列入“行”的序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