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五行属什么属性?
五行,是古人通过观察自然界的现象,总结出来的,并用以解释自然现象、规律。 那么,春天属什么五行呢?
一、先来看看五行的概念 五行的概念,最早记载于《尚书·洪范》,其中提到“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这里的五行,是指五种物质性质。 而五行的另一种说法,出自于《周礼·天官》中的描述: “祀五帝,则掌百神之祠;祭祀社稷五岳,则掌诸邦国山川之祭。凡凶荒饥馑,祭祀舞雩之事……掌祭祀之法……” 这里的五行,指的是五种祭祀场地的分类——水(江河)、火(丘陵)、木(林苑)、金(山)、土(平地)。 两种说法,其实是一致的,都是指水的阴冷润泽,火的温热干燥,木的生发生长,金的肃杀收敛,土的厚重繁育。这是自然的现象和规律。
二、再来看看立春的性质 根据二十四节气表以及月令七十二候,我们可以得知,雨水节气在农历正月,惊蛰节气在二月,都是按顺序排列的。而立春位于腊月末,大寒之后,冬至之前。 立春这天,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北半球昼长夜短,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回升。所谓“东风解冻,蛰虫始振”。但此时,天气仍然寒冷,所以立春又称“打春”,有“春寒料峭”的说法。 也就是说,立春时期的自然现象,应该是阴阳相交,气候由寒转暖。符合五行中“木”生发的特点。立春应该属木。
三、最后一个问题 有人会问,立夏、立秋等四季起始,属于哪行呢? 其实,季节的起始,与五行并没有直接关系。之所以说春季属木,夏季属火是因为自然界的物候变化是这样呈现的。而秋季属金,冬季属水则是由于自然界在这个季节收获与蓄积的缘故。只有小满和大暑两个节气,因为处于阴阳平衡时期,故属土。
生肖属兔,是中国十二生肖之一,排在生肖龙之后。兔在十二地支里面排在寅位,因此又称寅时。在十二生肖中,属兔的人善良温柔、机智敏捷、足智多谋、办事谨慎,但有时也会缺乏主见,优柔寡断,敏感多疑。
十二生肖的由来
关于十二生肖的记载,最晚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据史料记载,当时战国时期的十二生肖和现在就有所不同,当时十二生肖并非全部都是动物,包括了“赤丸”、“白丸”、“青丸”和“黑柱”等。之后随着朝代的更迭,十二生肖的次序也不断变更。在生肖体系确定之后,也随着人们审美需求的变化,十二生肖的造型也不固定,或憨态可掬,或威风凛凛,或呆萌可爱,风格非常多样。但是有一点始终不变,那就是人们希望自己生活能够如生肖所指,能够趋吉避凶。
春五行是木。在五行中,木生火,这里就是指春生夏,火生土,即夏生秋,土生金,即秋生冬,金生水,即冬又生春,五行相生循环不止。五行相克,即木克土,火克金,土克水,金克木,水克火。五行相生相克的概念,用五脏之间的关系解释就是:肝木生心火,即木生火;心火生脾土,即火生土;脾土生肺金,即土生金;肺金生肾水,即金生水;肾水又生肝木,即水生木,如此相生不停。而同时,肝木又可克脾土,心火可克肺金,肺金可克肝木,肾水可克心火,如此相克不停,五脏之间达到动态平衡,人才能正常生活。五脏的这些属性,用中医专业术语讲就是脏腑经络的“生我”是母,‘我生’的是子,比如脾为母,肝为子等。所谓克,就是我克者为我之所胜,克我者为我之所不胜,比如脾克肝,肝就克肾,肾又克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