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的五行属什么?
“五行”最早出自于《尚书·洪范》,原文是“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 “行”即是指运行、流动,而“五(wǔ)行”就是五行之气运行。“五”在这里并非指代数字5的意思。 《黄帝内经》在阐述五行时也说:“东方青色,入通肝……南方赤色,入通心……中央黄色,入通脾……西方白色,入通肺……北方黑色,入通肾……”可见“五色”与五脏是有对应关系的。 而在中医理论中,五色与五味、五方、五季等有着密切联系。如《素问·脏气法时论》说:“肝色青,宜食甘。”“心色赤,宜食酸。”“脾色黄,宜食咸。”“肺色白,宜食苦。”“肾色黑,宜食辛。”这里的“色”就包含了今人说的“颜色”和“光泽”之意。
再来说“五色”与“五官”的联系。《内经》中就有“五色独调至阴,大如豌豆”“五色独调至阳,大如豆荚”的说法,意思是一个人的脸色如果偏枯,出现一块像豌豆大的区域呈深色,那么这就是病;如果一个人的脸色过于红润,就像涂了胭脂一样,也是病;这里所说的脸色包括现在美容学的“三白眼”,也是病。所以从中医的角度来看,面部五官的美是没有标准的。 其实说到美容,中医还有一大法宝——刮痧。《黄帝内经》中就记载了用“角勺”刮拭面部,以达美容效果的做法。
至于现代人说的“拉皮”“打针”等外科手术方式,在中医典籍里是没有记载的。因为古人认为人之生老病死、容颜衰败都是自然现象,是不可以逆转的。 如果一个人天生丽质,那是他的福气;但如果生得平凡普通,也不要难过,因为“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