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在五行中属哪个?

干佳玉干佳玉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舒”字,上下结构 ,从字理上分析,应属下。因为中国文字都是单音节,“予”和“书”都是四声(去声),而“舒”是二声(阳平)。古人造字是很严谨的,两个意思相近的字,读音有类似之处的都是入声字。所以“舒”属下的可能性更大些。 再一个证据就是现代汉语词典里的解释,字典里对“舒展”“舒适”“舒缓”等词语的解释都是从上到下、从外向内的。当然这属于语义范畴,不能作为判断字的属性的绝对依据。

但上面两条理由都可以互相印证,说明“舒”属下的概率极大。 我还注意到网上有人把“暑”字列入候选对象。我查了一下,《古代汉语》一书(王力主编,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里举出了“暑”的两个出处,其中一处是“署”,另一处是“阻”,都没有解释这个字的意思。该书“汉字部首检字表”里“署”部的第一个字就是“暑”,释文为“热也。从日者声。《诗》曰:‘赤日炎炎’。”这里“《诗》曰……”引用的正是《小雅·大田》中的诗句“彼黍离离,彼稷之苗。彼树何修,高百尺,其叶蓁蓁。东方未晞,朝曰未央。彼美孟姜,德音不忘。” 《康熙字典》“暑”字条下引用了《诗经》两则例句证明它的意义——皆以“暑”字解释句中的“炙”字。一是《国风·周南·芣苡》:“采采芣苡,薄言采之。采采芣苡,薄言有之。采采芣苡,薄言掇之。采采芣苡,薄言捋之。采采芣苡,薄言袺之。采采芣苡,薄言襭之。”二是《大雅·旱麓》:“瞻彼旱麓,榛楛济济。岂弟君子,干禄百福。瞻彼旱麓,榛楛殖殖。岂弟君子,既克淮水。瞻彼旱麓,榛楛朽矣。岂弟君子,来之坎坎。”这两首诗都是描述周人耕作收获的情景。可以推测“暑”的意思是烈日当空、气候炎热。

至于“阻”字,《古诗十九首》之一:“出塞复入塞,处处白芦花。终军未学还,且至海涯。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风飞扬雪,寒骨苦摧伤。夜夜听刁斗,朝朝辞散兵。将军百战身名裂向边非策身,天地忠贞心。”其中“胡天八月即飞雪”的“冬”字和“万里赴戎机”的“征”字均指冬天和征战。“向边非策身”的“向”字是指向着边疆,还是去往边疆之意有待商榷。如果“向”字指前者,那么整句意思是“往边疆不是好的策略”(形容征人思归之情);如果是后者,“向”字就指“出征”,全句意思变为“往边境不是出征的策略”,二者意义相反,均表示征人的军旅生活,与“暑”的意思相去甚远,故此字可以排除。(其实,即使“阻”字表示边塞的寒冷,也不如“寒”字更恰当。)

候茹静候茹静优质答主

中医里的五脏,和我们通常说的解剖学术语的五脏是不一样的。中医里的五脏是一个大的概念,它不仅仅是指肝心脾肺肾五个器官,而是五个大的功能系统。肺属金,脾属土,心属火,肝属木,肾属水。这个关系就是五行的关系,在五行里面土是生金的,就是脾是帮助肺的。脾的功能是主管水湿,如果脾功能不好,水湿运化不好,水湿就容易停在肺,造成肺的水饮痰湿,肺就不清肃了,容易咳嗦,容易疲倦。另外,从另外一个方面讲,如果肺的功能不好,咳嗦病太多,或者经常咳嗦不好,就会“侮脾”。就是说肺金会侮土,就会伤到脾,就会造成吃饭不香或者拉肚子等症状。肝属木,在五行也生脾,肝和脾也有很大的关系,如果肝火过旺,反过来也会“侮肾”容易造成失眠,头晕目炫、耳鸣等问题。

中医常说的上火并不是一个严格的中医术语,可以理解为身体的阴阳失衡,阳亢盛,而这种亢盛表现在不同的部位,症状是有所区别的,上焦“火”盛可引起口舌生疮、咽喉肿痛、眼睛肿痛、大便干结等症状。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