闰月指什么生肖?

钱文林钱文林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闰月”,农历年增加一个月,这一个月的日期占下个月的一半,这个月份就是闰月。 农历是我国使用时间最长的一种历法,但人们不知道的是,这种历法原本是在严格遵循回归年的基础上形成的,每一年都是365天或366天。

然而,由于地球公转轨道是椭圆形而非正圆形的缘故,每年多出来的时间或被计入下一年,或在几年后集中多出,这就是“闰月”的由来。 以2017年为例子,这一年农历腊月是小月,只有二十九天,而正月却是大月,有三十天。按照农历月的大小事例,四月之后应该进入“立夏”节气,然而到了五月却出现了“芒种”节气。这是因为在2017年里多出的日子被记入2018年,因此2018年的一月有三十天,二月只有二十九天。这样到了四月便把之前多余的日子补回来了,从而形成了“闰月”,又正好赶上了“立夏”“小满”节气交替。

当然,这种闰月的情况并不是年年都有的。一般情况下,每隔四年就会有一次闰月,而在闰年中又有可能发生连续两个立春节气或连续三个谷雨节气的现象。另外需要说明的一点是,“闰月”只出现在农历中,公历则没有这一说法。这也决定了农历和公历不同的历法特点,使我国独有的日历系统与西方国家有着明显区别。

姚良铃姚良铃优质答主

要解释这个现象首先要从农历的置闰说起。农历有置闰月的制度,每二、三年置一个闰月,每十九年置七个闰月,所以有民谚“十九年七闰”。置闰的办法是三年一闰,五年两闰,十九年七闰。具体办法是,以月相变化周期(即朔望月,合29天半)为月的长度,一个月中只有合朔(晦日)的前一天为小月(29天),其余为大月(30天),同时再设置一个闰月,来尽量保证节气在固定日期附近。所以农历基本上只管朔日和各月的大小(进而决定了初一、初二在公历日期上的位置),至于其他初几在公历哪一天,一般不做硬性规定。这样一来,哪个月有多一天就会在春节日期上表现出来。

不过,并不是每个有闰月的年份春节都会比前一年晚一天过来,如果闰月在春节之后那么春节时间是跟没有置闰的一样。比如1991年和1993年都是有闰月的,前者是农历闰九月,1993年是闰十二月,而这两个春节分别是1月25日和1月23日,这是因为前者置闰时间在春节之前,而后者的置闰时间在春节之后造成的(农历十二月比来年的一月要早啊)。

这样,12年一属相的说法只对那少部分没有闰月的年份适用,而对有闰月的年份要按具体情况进行分析。比如1983年和1995年都是农历羊年,前者春节在2月10日,后者在2月9日,因为中间2个闰月都在春节前,所以1983年的羊与1995年的羊就是同一个属相,而1995年的春节到2007的春节要经过2个闰月在春节后,所以这个中间两年所生的属相与前后有差别。而如果在春节前和春节后置闰刚好平分秋色各两个的话(比如牛年1985-1997),则前后两个生肖是一样的。

因为一般情况下每三年一闰,五年两闰,十九年七闰,并且12年一个属相,两者相比,可以知道如果出现两个相同属相的可能性为(19X4-36)/36=66.7%,即约2/3的属相是12年换一次,另外的1/3属相有两种情况,一种是11年换一次,另一种是13年换一次。生肖属相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特色,也是不少人的骄傲,但它仅仅是一种娱乐性的文化属性。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