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男排为什么不厉害?
说点球外的,个人看法 首先,从球员的角度来讲。男排出国征战,在奥运会上甚至可以和世界第一的俄罗斯队拼到决胜局(虽然最后输掉了),这个成绩其实非常了不起了,说明中国队的实力至少在亚洲属于顶尖水平。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不错的球队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先提一下国家队,国家队的主力队员基本上都是由各地体校选拔上来的年轻小将,他们大多数没有经过专业的训练,基本功不够扎实,一传和防守比较吃力,虽然扣球很有威力但是往往失误比较多而且不容易坚持很久。
这些运动员在18岁左右进入国家队,接受严格的体能和技术训练,同时国家每年拨出专款用来保障运动员的基本生活和学习。虽然比不了职业联赛的运动员,但是也足够让他们保持水准不下降并且稳步提高。然而就是这样一支潜力十足的队伍却不断有人退出,人才流失严重。
再谈俱乐部,以目前的中国来说能够参加顶级联赛的只有八支队伍,而能够进入前三名的只能有两到三支队伍,其他队伍的竞争力相当有限。这样的赛制导致强队越强、弱队越弱,整个联赛的水平得不到提升。而高水平联赛对于运动员的技术能力和身体素质要求非常高,国内很多选手达不到这种要求,只能退出或者降入次级联赛。一个良性循环的联赛体系是没有形成的。
排球是一项非常依赖团队的运动,每个位置都需要有足够的接应才能发挥最大作用。而中国很多运动员个人能力非常强,但是在团队配合方面做得非常不到位。这一点和美国队不一样,美国队尽管个人实力很强劲,但是配合起来并不显得突兀。而我们总是在个人与团队之间徘徊,导致在关键比赛难以发挥出最大的效能。
0:中国男排最辉煌的成绩是1981年和1985年连续获得世界杯第三名,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获得第五名。由于当时处于冷战时期,欧美队伍并没有派出全部主力参加这两届世界杯,所以第三名有一定水分。但不能否认陈耀华那支中国男排在当时确实有着很强的实力,队内有汪嘉伟、沈富麟、王庆云等一批优秀运动员,尤其是二传周建安是同时期世界上最好的二传手之一。
那支中国男排的技战术风格特点可以用“高快结合”来形容,既不像日本男排那样没有高度打全面,也不像一些欧美队伍虽有高度却打不出快攻和小球串联,是“东欧式高举高打”和“日本式全面快速”风格的完美结合,可以说当时的中国排球是最好的排球。可惜之后由于各方面的变动、人员培养等问题,中国男排并没有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人才断档,辉煌不再。
1:与中国女排长期体制优势的培养有关系,在改革开放之初,女性还是应该“贤良淑德”的女人,但男性从事排球之类的“不赚钱而且容易受伤也打不了什么水平”的运动是绝对会被质疑的。所以,愿意去接触排球的男性运动员更少,人才的选拔也更缺少。
2:国内排球水平的断层,也是因为排球运动在我国并未得到普及的原因。排球在中国没有那么受重视,国内男排运动员的整体素质也一般,后备的人才力量也不足。
3:国内排球的薪资过低。像男排运动员来说,退役基本上30岁就退役了。他们的身高普遍在2米左右,但退役之后因为缺乏别的特长和技能,连找个大公司的门童的机会都不一定有。这无疑会让那些有排球天赋的孩子考虑自己未来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