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乔丹是怎么回事?
1984年,央视转播了美国NBA的赛事,当时解说员是余华和孙正平,他们解说风格幽默风趣,引经据典,口若悬河,给全国人民带来了一场又一场精彩的直播比赛。 那一年的奥运会,是美国篮球与梦之队横扫世界的一年;那一年,湖人前锋天勾贾巴尔到了湖人最后一次冲击总冠军的时候,而詹姆斯·沃西刚刚拿到了职业生涯第一个总冠军。
当然,最让人津津乐道的是迈克尔·乔丹第一次进入NBA并带领公牛夺冠的故事。乔丹当时还在打棒球期间,由于棒球联赛和NBA常规赛的比赛时间发生冲突,当时的央视领导决定取舍,最终选择了收视率更高的NBA。
于是,在1990年的春季,当人们看到CCTV5+播放“超级棒球”时,会发现画面左下角有个小小的标,用英文写着“This is not baseball. This is NBA game"(这不是棒球,这是NBA的比赛)。
这年7月2日的第一场比赛前,央视主持人孙正平做了简短的介绍:“现在离我们最近的美国的职业篮球,叫做NBA,全称为National Basketball Association。这个联盟成立到现在已经是有60年的历史了……” 这年7月2日的第二场比赛中,镜头第一次对准了中国大陆地区的首位NBA球员——旅美球员王治郅。此时距他登陆奈克拉斯俱乐部还不到两个月的时间。
这位身高2米16,曾在8次CBA总决赛中夺得7次总冠军的王治郅,在当时被认为是中国男篮乃至中国队的一个希望——至少可以在NBA打打替补。 但让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是,仅仅过了3个月,王治郅就宣布退役,退出NBA,返回了中国。关于这一决定的缘由,王治郅在随后的采访中这样说:“我永远忘不了90年夏天,当我第一次走进诺基亚体育馆训练、比赛的情景……尽管我努力过,但我似乎总是和NBA差那么一点点。也许我不应该太苛求自己,毕竟我是第一个正式签约NBA的中国球员。” 是的,王治郅是第一个真正意义上打进NBA的中国球员,然而却是以替补球员的身份。
这一年,同属亚洲的日本球员姚明参加了选秀,被火箭选中,但直到两年之后,也就是1994年才正式进入NBA,还因为身高原因一直被当成内线球员培养。 而中国另一个后卫宋涛也在1995年被开拓者选中的同时,和姚明一起成为了NBA的第一代中国球员。 在那个电脑和网络还不算发达的时代,NBA在中国能够拥有这么多球迷,多亏了央视的倾力报道。无论是赛间的新闻播报还是赛后第一时间的集锦回放,都是那么的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