肜代表什么生肖?

江丽亭江丽亭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肜”字,《说文解字》的解释是:“肜,日半也。从日,从用。”可见这个字的本义是指“月亮在白天(日出到日落这段时间)整夜通过同一星座”。 月亮通过同一星座一次称为“肜”(读作ròng);通过同一星座两次称为“冲”(读作chōng)、“晦”(读作huì);通过同一星座三次称为“望”(读作wàng);月缺一次称为“朏”(读作fěi);月缺两次称为“既望”(读作jì wàng);月满一次称为“望”(读作wàg)。这七种月亮的称谓,至今还在使用,只是“晦”和“朔”现在多用来表示“农历初一”“十五”的意思了。

那么,看到每月都有“望”有“晦”,是不是就可以知道每个月有多少天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古人把每个节气当做一个周期进行计算,一个周期一个月,而一个周期又有十二个月,所以二十四节气的日期是有公差的,误差约为15天左右。也就是说,农历每个月的“月大小”是不确定的。如果遇上“小月”(月初到下月的初)只有二十九天,那么这个月就没有“望”也没有“晦”了。遇上“大月”(月中到大月尾)就可能有“双望”或“双晦”了。

为了确定每个月的“天数”,古代先民采用闰月的办法。每过两年左右,就会加一个“闰月”,把该年的农历月份数增加到十三或十四个月。这样,不论出现“大月”“小月”还是“双月”,都可以有一个明确的月末日期了,同时也保证了农历与公历的每年日期大致相同。

当然,这种通过增加“闰月”的方法来确定每月“天数”的办法,会给每年的节气、节日带来一定的混乱,需要进一步调整。于是,人们又发明了“置闰法”——逢单数的农历年份设置闰月,逢双数的农历年份则不用设置闰月。采用这种方法,可使“农历新年”出现在“二十四节气”之中,也可以使我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农历”历法与公历的年份数值保持同步。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