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暴冲是什么意思?
直板爆发冲击打法,由著名直板选手王皓所创立并使用的技术。由于使用这种打法的运动员在比赛时往往具有很强的冲击力、很疯狂的球风,因此被称为“暴冲”。 “爆冲”是近台快攻与近台防守结合的产物,是快攻型乒乓球技术的进一步拓展和延伸。它是在加快击球节奏的前提下,强调“抢冲”,以快速的步法来跟进,配合手法的运用使对方难以招架。 正手暴冲: 右手握拍,右脚稍前站位,准备姿势与一般的正手攻球相同。但在击球的一刹那起腿较高且比较迅速。因为这种进攻多是配合快速多变的发球进行的,所以能较好地利用对方的失误,增加自己的得分机会。 对于一些回球较低或相对稳定的对手可以使用暴冲来攻击,但此技术对力量和爆发力要求高,不易掌握。
反手暴冲: 右手握拍,左脚在后脚尖着地,身体重心较靠前,准备姿势类似反手快拨。在接球的一刹那迅速将球推压过去,配合步法快速换位,不给对方调正脚位的机会。 这项技术对于脚步灵活、反应敏捷的选手比较适用,尤其适合一些回球喜欢挑高的球员;而力量薄弱,尤其是下肢力量不足的选手使用这项技术容易受伤。另外,在使用暴冲时最好配合其他技战术,以免被对方识破,从而提高命中率。
首先要了解什么叫“暴冲”,暴冲其实和普通的加转弧圈球原理是一样的,都是球拍触球时向球的前进方向摩擦来实现加转,但是暴冲使用的拍形更接近球桌平面(也就是拍面更前倾),同时击打球心以下并且发力更加爆冲(动作更加突然),所以爆冲出来的球的旋转比一般的加转弧圈更强,落点更长,下沉更快,但是速度不如一般的加转,出球相对比较厚重和粘滞。一般正手暴冲使用率更高,反手暴冲动作相对比较复杂,需要小臂带动大臂发力,动作也更受限制,所以反手暴冲一般作为衔接正手暴冲的过渡,杀伤力和威胁都比正手稍小。
暴冲球的发力和弧圈球的原理一样,都是在击球时加摩擦加旋转,但是暴冲时,击打的瞬间感觉不是击球而是切球,击球时动作更突然,更加暴虐性。正手暴冲击球位置在身体右侧前方,比一般的加转弧圈击球位置稍靠后。暴冲需要球拍更加前倾击球,击球瞬间球拍是从下向上和向前进行的,球拍拍面至少要接近于地面,这样才能保证拍面足够前倾,击球的时候主要使用手腕和小臂发力,击球瞬间有一个突然的爆发力,击球动作比一般的加转弧圈球更突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