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属于五行当中什么?

丰真人丰真人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五”指的是木、火、土、金、水五个基本元素,简称五行。 《黄帝内经》:“五者,天地之数,始生五,以定五行之气,故曰五行。” “性”在这里代表的是特性、功能。五脏具有五种性能或功能的意思。 王冰注:“心恶热而好寒,肺恶寒而好热,肝恶热而好凉,脾恶湿而好燥,肾恶燥而好润。此五脏为阴阳所育,五气所化,故有五行也。”

也就是说,因为心、肺、肝、脾、肾各有不同的生理特性(阴阳性质)和功能的缘故,所以叫做五行。这就像是我们现在使用的数字计算机一样,只有0和1两种状态,因此它只能计算不能判断,称为计算式电脑;但人脑不一样,人可以进行加减乘除四则运算,还可以进行逻辑判断(比如:不是0就是1),这是由于人除了拥有0和1这两种基本数字外,还同时拥有了加、减、乘、除四种数学计算能力以及比大小、是否相等等多种逻辑判定能力造成的。

我们身上拥有的五体(五脏六腑)、五色(体表颜色)、五志(情志)等,与我们的先天禀受和后天获得息息相关。 所谓“天人之应”,说的就是我们的身体与自然界有着相互影响的对应关系。自然界的四季变化,晨昏更替对于人的气血运行、新陈代谢都有影响。因此我们只有了解并顺应自然界的规律,才能更好地保养我们的脏腑,保持人体的阴阳平衡。

农思洁农思洁优质答主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把金木水火土叫做五德,把宫商角徵羽叫做五音,把宫商角徵羽叫做五色,还把五德、五音、五色又分别和五方、五脏等等相配。比如,把东方和青色、春季、肝等联系在一起,把西方和白色、秋季、肺等联系在一起等等。

五行一词,首见于《尚书·周书·洪范篇》:“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国语·晋语》:“百姓重之,如宝赤书,女其往视乎!五声六律,十三数也;过十三数,民听厌矣。是故以五声听,听和以平其心。

宫以平淳侈(左三点水右余)之心,而养其躬,以示民人、果而已矣……先王之施民也,度其所以,使无及淫;淫民志失矣。故天子列收贰以和其音,参干戊以平共心。”《史记·律书》及《汉书·律历志》所载与《晋语》略同,是为五行最早之记载。《左传·襄公申年》言:“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孝经·五刑》章:“五行之教行,则正五刑,五刑之属三千。”《国语·荀叔对话中晋范武子》:“黄帝、颛顼、帝喾、尧、舜,会时五行……。有乱其纪纲,贼其极者,有五辟以诛之。”所谓五辟即五刑。

战国时,五行思想流行,其说有二:其一为《尚书·洪范》之五行说,五行属性是固定的,即: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曰稼穑;其生克关系亦是固定的,即:水曰润下,故音为“壬”;火曰炎上,故音为“己”;木曰曲直,故音为“甲”;金曰从革,故音为“癸”;土得旺时,故音为“戊”(五行之旺时,土用事,因东方甲乙木,南方丙丁火,西方庚辛金,北方壬癸水。中央己戊土。春月寅卯,木旺,主生也;夏日午未,火旺,主热也;秋月酉戌,金旺,主杀也;冬月子寒,水旺,主藏也)。水生木——润下作咸,曲直作酸;木克土——曲直作酸,稼穑作甘;土生金——稼穑作甘,从革作辛;

金生水——从革作辛,润下作咸;火克金——炎上作苦,从革作辛。其二为五方、五色之五行说,齐国人邹衍以此解释万物的起源及变化,其说为“政教不成,民生变异,乃勾股(勾:大拇指,股,食指)而定五方之位,列五精之行,连比天使,庶几乎不分,而相得,以起维纲之纪。”(《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又说,如果人君不修好德,就有水、银、金、木、土五行相生相克之变化,依次运行“终始”,或以德服人,或以刑杀人,周而复始,循环不已,所以他的五德终始学说又称“五运”说。

所谓“勾股定五方之位”,是说:伸出大拇指,余四指握拳,手背朝外,大拇指向北,食指向前为东;伸大指,手背向外,大拇指向东,食指向前为南;伸大指,手背朝上,大拇指向南,食指向前为西,伸大指,手背向内,大拇指向西,食指向前为北,手背向外食指向前为中。所谓“列五精之行”是说,五方之行各有五方之精。五方:东、南、西、北、中,五方之精:木、火、金、水、土,五方配五色:青、赤、白、黑、黄。五方,五精和五色相重合而构成五行。邹衍“推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