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有什么街?
成都,有条“窄巷”很神秘!
它北邻府河,南接合江亭,是旧时成都通往乐山、犍为的必经之路——就是这条窄巷子,在明清时期,竟然出了14个举人2个进士;近代更出现了林林总总的名人:民主革命家罗石清、当代诗人流沙河、著名作家马识途…… 在成都市中心城区,有10条街道因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被命名为“历史文化街”。 这些街里有个“最窄”的巷子里,却住着一位“大人物”——他是民国时候有名的才子,叫刘孟雄(1896-1937)。刘氏原籍湖南,其父任四川某县知事时,携家定居成都少城路。 说起这位刘孟雄,那是出了名的爱书如命。他在家中专门辟出一间房作为书房,书房里除了书桌书架外,只摆了一张床。床头边放着一摞摞的书,床头后面用板壁隔出的空间,除放置一些必要的生活用品外,也全是书:《昭明文选》《唐宋八大家文集》《战国策》等古典文学巨著和《说文解字》《现代汉语词典》这样的工具书。
他的卧室与书房仅一墙之隔,卧室内依然放了一张巨大的书桌,桌上也是层层叠叠的书。每当有客人来家中拜访时,刘孟雄总是先把客人让到书房里落座,再匆匆忙忙地从卧室里取出一堆旧衣服,小心翼翼地捧至客人的面前,抱歉地说到:“实不相瞒,我这里没有新衣裳,只有这些旧衣服,您看看……哪件还算干净,就请穿走吧!”而实际上,那些旧衣服都被他洗得干干净净,熨烫得体,丝毫看不出有什么破败之处。
刘孟雄对书的痴爱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 据说有一次,他因久病初愈来到书房中,刚刚坐下,便伏案而睡。可他刚闭上眼睛,头脑中竟浮现出书柜中许多藏书的位置,连哪本书摆在哪个位置他都了如指掌。于是,他睁开眼睛,果然发现书房里所有的书都挪了窝:有的倒着立、歪着立,甚至是翻着立……而他竟然还津津有味地一一细看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