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为什么睡觉睡不安稳?
婴儿为什么睡觉睡不安稳?相信很多妈妈都会有这样的疑问,宝宝刚出生那会,睡觉特别不踏实,经常半夜易惊醒,出现夜啼现象,不仅吵闹,还让妈咪特别心烦。那么这是什么原因呢?让我们听听专家是怎么说的。
专家:婴儿睡觉不踏实多由生理因素导致
每个宝宝都有自己的睡眠风格。宝宝刚出生时的睡眠时间比较长,一天睡眠时间平均在18-20小时。在熟睡过程中,可能有2-3小时是正常的浅眠状态,这个时候宝宝可能会睁着眼睛,或者会哼哼地啼哭。但这并不足以称之为“夜惊”。
一般宝宝从3-4个月开始,白天会玩得很开心,晚上入睡后可以整晚睡得很好。从6个月往后,开始有自己的活动规律了,可能一天睡眠时间在12小时左右。但即使如此,如果晚间宝宝睡眠不踏实,即使间隔不到2小时,一般医生也不太会鼓励妈妈给宝宝喂哺夜奶。
妈咪需要认识到,孩子刚出生的前3年,生长非常迅速。但一般而言,宝宝自身的激素调节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还处于比较初级的发育阶段,所以晚上睡眠会很不踏实。
如果爸妈过于关注了宝宝夜间睡眠,宝宝睡眠稍有不舒服,便立即抱起来喂奶,这会促使宝宝形成一种条件反射,白天睡眠时间可以比夜晚更长。但是,从促进宝宝睡眠和健康成长角度来讲,妈妈不应该去迎合宝宝。
如果宝宝夜间睡觉非常不踏实,在宝宝半岁后爸妈可以尝试在睡前给宝宝进行一次非常温馨的睡前仪式,这仪式可以包括放安静的睡眠音乐,给宝宝擦浴、以轻柔的按摩双手抚触宝宝,让宝宝充分接受爱抚,营造一个非常棒的美好心情,迎接这一夜的降临。但妈咪们一定要注意,这种睡前仪式最好从宝宝6个月以后再尝试,因为6个月前的宝宝脾胃还很虚弱,容易受侵袭。
另外,如果宝宝6个月后的夜间睡眠仍不太踏实、睡眠特别短,睡前给爱抚也不管用的话,那么宝宝可能是受到过强的刺激,或者压抑太久了,这个阶段是宝宝成长的一个转折期,宝宝希望通过这种非常激烈的形态来调整自己,这是一个特殊的时期。家长可这时更应该让孩子充分休息好。即使夜醒,妈咪也不要急于抱起宝宝,让宝宝慢慢适应,逐渐延长自己的睡眠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