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贷款业务能赚钱吗?
12月24日,一则《深圳警方端掉一伪造银行信誉凭证公司》的新闻刷爆朋友圈。新闻称,某企业因无法还款,花24万元办理了“信誉担保贷款”。但贷款结束后,公司却不翼而飞,警方认定这是一起打着“信用贷款”幌子进行诈骗的案件。
的确,说到信用贷款,很多人会认为这是一种正常不过的贷款业务,但据警方透露,所谓“信用贷款”,实则为“冒名贷款”,涉案公司以信用贷款为幌子,伪造银行办事机构业务许可证,私自设立营业点对外贷款。
为何这种明显骗人的“信用贷款”能持续那么久,以致最后暴雷时造成巨大破坏?
事实上,“信用贷”业务真真儿成了某些贷款机构用来牟利的一个工具,他们以伪造的银行办事机构业务许可证为由头,私自设立营业点,把贷前咨询、贷后管理全包下来,从中抽取高额“服务费”。而之所以敢如此明目张胆地骗钱,正是利用了消费者急切求钱的心理,以及信息不对称而钻空子,将假贷真放,实际上是一次二次贷款,最终将钱捞到自己腰包。
当然,这伙骗子也有暴露之时。据了解,警方在侦办另外一起诈骗案时,发现这家公司存在伪造银行经营许可证的违法犯罪行为。经警方调查,这一诈骗团伙以公司名义对外宣传“信用贷款”业务,要求贷款申请人有良好的信用资质,且要有银行流水和工资发放记录。在被害人提供相关资料后,该团伙伪造银行办事机构业务许可证,由公司财务带领申请人到银行网点签字贷款,实际上自始自终没给申请人真的贷款,而是伪造贷款材料,以该公司名义发放“贷款”,赚取贷款服务费。
不难发现,这个诈骗团伙实际上是一种层层转包的金融服务公司。从银行拿到低于市场利率的委托贷款,再以高于市场利率的水平将资金贷给借款人,从中赚取利差。
如此虚伪低劣的骗局为何能持续多年,甚至还形成了颇为完善的产业链条?原因在于,骗子们瞄准了资金急缺的中小企业和个体商人,这些人往往在合法合规的渠道没法获得贷款,只好转向各种金融服务机构寻求资金,而这也就给了骗子们以可趁之机。
但从另一个角度而言,如果不是骗子们打着银行的旗号、拿假的银行证明去行骗,又有谁不敢轻易借款,以至于落入骗局?这也给正本清源,清理整顿各类金融服务机构提出了更高要求。当然,对于个人而言,必须提高甄别能力,理性对待各种所谓的金融服务,尤其要注意收集、保存相关证据,以备不时之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