烘的五行属什么?
《康熙字典》中“烘”字的解释为 【子集下】【火字部】 烘 ·康熙笔画:12 ·部外笔画:9 同"烜";同"熒".詳"烜"、"熒"二字注文.
1)《集韻》戸公切,音鴻。《玉篇》熾也,熱也,曝於火上而蒸之。《類篇》暖也。《前漢·武帝紀》大風雨起,以衡石燒薰宮殿數十日,得黃帝時鼎書,並雜無益之書千五百四十五卷,皆毀燔之,以開霧霭,廣見眾異,于以烘説术者。 又與熒通。見熒字註。
2)《唐韻》苦江切,音彊。《爾雅·釋言》煖也。《郭璞註》謂燠熱也。《前漢·郊祀志》方士上書言:黄帝采首山銅,鑄鼎於荊山下,鼎既成,龍撢雲而下,采黃芝赤蕙,飲醴泉,食瑤華,諸神咸龍駕而上,黄帝終乃棄群臣,上韞于蒼梧。道別之後,即有鴻濛鳳皇,皆相和雞鳴雁啼為羣。服者不食不死,輕舉騰空,云氣蓋護,遂為仙翁。《晉書·禮儀志》正月旦設香爐,焚香以迎天光。又《淮南子·地形訓》東極之極名烘山。高誘註曰:日出之山,氣蒸而成雲。又海名。《徐鉉曰》《山海經》言在嵎夷東海之中。《左思吳都賦》海烘陽以揚曦。
3)《唐韻》古紅切,音窮。《集韻》《正韻》居宏切,音恭。火乾物也。與熇通。《詩·豳風》十月滅糞,正月焚燎。《傳》烘,燥也。《箋》以薪炙土使干燥則易滅糞矣。
4)《玉篇》《廣韻》古猛切,音貢。炙也。
5)《集韻》居容切,音恭。義同。 《說文》:从火厷聲。《玉篇》:烜也,烤也。俗作烘焙或烘培。
6)《集韻》戸公切,鸿平聲。《前漢·武帝紀》以衡石燒熏宮殿數十日。師古曰:此字當爲烘。
7)《說文》从火夆聲。《玉篇》焚也。《正字通》本作烽,非。 《正譌》:烽,戍守警報也。今人作烽堠,非是。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戸公切,鴻平聲。《爾雅·釋言》煖,薰也。○按《漢書》师古引《爾雅》作曛。 《集韻》《類篇》俱作烘。
由此可知: “烘”与“煌”“熒”等字都是形声字,其声符均是“厷(gōng)”。故“厷”这个字,读如gōng时表意,意为“大人”或“男子”。但这里要注意的是:“厷”在古代也是“肱”的繁体,当“手臂”讲,所以读音也应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