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飞虎五行属什么?
1、首先明确一点,中国自古没有五行这个概念; 2、《礼记.檀弓下》有“殷人尚白”之说,宋人郑樵《通志·礼仪》亦载:“至周代,天子用青缯裹头,衣上用朱色;诸侯用红缯裹头,衣上用白缯;卿大夫用皂缯裹头,衣上用黑缯……” 可见周代尚白。那么殷商尚白还是尚黑呢? 先来看甲骨文中关于占卜问事的记载—— 其卜问的服饰是“吉”“不吉”——即穿吉服还是凶服。这里已经出现了颜色——“吉”是赤色,“不吉”是黑色。《吕氏春秋·孟春纪》高诱注曰:“黑色,凶象也。” 再看金文中关于祭祀的记载(金文多一字不少): 此处出现赤色的衣服和黑色的旗子。与甲古文相对应,可见此时仍然是尚白。
3、秦一统天下以后,推行郡县制、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秦始皇本来打算统一祭祀(修祀五帝),但因为秦灭六国过程中六国祭祀遭到破坏未能成功。 那么秦统一后是什么色?
4、汉承秦制,又继承了周代的天子六纛,每纛都配有旄牛尾的大旗,所以天子出行,总是旌旗招展,盛况空前。汉代虽然尚赤,但并没有完全抛弃周代的旧制。 到了东汉末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在征讨吕布的时候,竟然下令不让军中悬挂旗帜……估计这是受到儒家经典《周易·坤卦》的影响——“坤,元亨利贞,君子厚德载物。”这里把坤卦的四个爻都解释为阳爻,而阳爻代表着战争和武力。另外,“乾为首,坤为腹”,头上不可冒尖,腹上不可带刺,毕竟要做顺应天道、德行高尚的人。于是曹操不挂旗帜就等于自贬身份,丧失了发动战争的资格。这显然是儒学干预军事的结果。
5、魏帝曹丕代汉称帝时,因为汉朝崇尚赤色,于是特意穿了绣有五采龙的衮冕(衮读gǔn)。
6、晋朝时候,朝廷下诏说:“昔舜耕历山,禹巡履亩,不言而民自宁,行水而不劳。今百姓虽未耕作,且休戍边庭,此正谓‘无为而治’者也。……可一切听任自然,使耕者不复告灾,蚕妇不复陈乞。”从此开始崇尚自然。于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崇尚白色。
7、隋文帝杨坚得国之后,按照“随国以随为姓”的说法,将“随”字拆分为“走之”和“隋”,创造了自己的姓氏——隋朝。并且制定了一套新的选官制度——科举制。为了表示与士族门阀不同,他亲自挑选了“素族寒家子弟”做自己的外戚,其中就包括后来创立“贞观之治”的李世民家族。 隋代还恢复了南北朝时期的门第歧视,士族和高门大姓的地位重新得到提高。
8、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后,曾对士林文臣说你们这些文人“朕之为君,极尽柔和。”其实唐朝的武人地位很高,连宫女都是武士造型。 同时期的新罗(朝鲜半岛三国之一)学者笔下,大唐是这样的—— 如此尚武的好战之国,自然颜色也代表不了什么政治意义了。
9、宋朝建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动荡局面,宋太祖认为唐末藩镇割据,权臣干政都是因为崇尚武功引起的,因此大力推行儒学,提倡以文治国。同时又担心军队武人擅权,导致武将和兵卒的等级都很低。
10、金灭辽亡宋之后,占据了中原地区,建立了“大金”政权。原本生活在东北的契丹族人入主中原,自然需要适应中原文化。于是他们吸收了儒家文化中的很多东西,金世宗更是因为推崇儒学被冠以“小孔子”之称。既然都要适应儒家文化,那颜色这种象征意义强烈的元素必然要被淡化。于是“尚白”成了“不尚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