阞五行属什么?
《汉书·律历志》:“日行一度,故二十一日为一月,三月而一朔,十二月而一岁。四旬而上浮,八旬而下沈。”这里的“度”是指“黄道径圈”的度数,每度约相当于现代天文单位所定义的角秒。《大戴礼记·夏小正》说:“正月旦明日月圆之候也,尽此一夜,天之西满十月。”这里所说的“一夜”、“十日”其实就是指月亮运行一周的间隔时间——即“朔望周期”(农历一个月的时间长度)。这种朔望周期与公历每个月平均20.875天(491天/13)的时间长度正好相等。因此《大戴礼记·夏小正·疏》解释道: “言一月之内,三日入于朔,三日出于朔;五日入于望,五日出于望……以次累进,故云‘其数十五’。” 这正是古人通过观察月亮的圆缺变化而制定出的一种“日历”——即在每个月里设置“上旬”“中旬”“下旬”,分别对应月亮的“弦(初七、初八)”“望(十五、十六)”“晦(二十九、三十)”…… 值得注意的是,古人将一个朔望周期分成五段,每段各七日,称作“七闰”。每一闰段又划分为三候——“候”是古代的一种计时单位,一个候大约相当现在的十二小时。所以一段七天的时光被分成三个六小时的时辰,每个时辰都有不同的名称和含义。
第一辰叫做“朔旦”,太阳在东方升起,月亮在东方落下,日月同在东; 第二辰叫“朏旦”或“晦旦”,太阳刚刚从东方地平线升起,月亮却已行至中天,日月同在东南; 第三辰叫“既旦”或“明旦”,太阳完全从东方升起,月亮落入了西方,日月同处中央。 这是古人根据月亮的盈亏现象总结出的“阴阳消长”规律,同时也为二十四节气以及农历的计算提供了科学依据。这就是中国伟大的发明——农历(阴历)的诞生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