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乒乓球何恩?
首先,成都乒乓球基础特别好,人才特别多。 本人非成都人,但从小在北京长大,打球也是北京球龄第四(前三甲全是成都的),从70年代起一直到90年代中期,成都和北京可以说是国内乒乓球训练和选拔人才最好的两个地方(当然现在依然是好地方),当时全国各大体育学院基本上每个学校都有成都和北京的代表队,这个有两个原因,第一个是两地运动员非常多,第二个就是两地的基本功非常扎实,特别是接发球上旋球的能力,可以说是当年中国乒乓球水平的代言人。
因为当时北京和成都的选拔机制最好,所以能进国家队的基本都是这两个地区的人,后来慢慢发展,到了21世纪,全国各地都开始有高水平的业余选手参加俱乐部联赛和省市级联赛,而成都也不断有新人出现,比如以前国手柳承敏在成都组建战队,就培养出来了李尚志、张宇镇等好手,最近两年比较出名的新人是林高远,曾经获得过全国青少年比赛的男单冠军;女线方面,陈可和张瑞是比较出名的老将,还有郭雨涵、刘斐这样的好手。
另外说一下成都球员的特点,因为成都基本是一个川菜系,所以饮食习惯和性格特点很容易在乒乓球上体现出来: (1)吃辣:成都是一座“吃辣”的城市,这一点在乒乓球的战术打法上也体现了出来,当时在北京,一般就是直板快攻或横板弧圈结合快攻的风格,但在成都却是另一种打法,那就是纯木纯弧圈,而且追求的是高球多,旋转强的打法,这就跟四川人吃得辣是一样的道理,你不可能去一个吃酸辣的地方找咸水鸭吧!所以说成都是一座“吃辣”的城市,同时它也是一座“耐辣”的城市。
(2)性格:成都人民是很友好的,这点就跟火锅一样,来了都是朋友,但是如果你吃火锅乱要菜或者说话不算数不给面子的话,那可就另当别论了,所以成都是一座“耿直”的城市,而性格直来直往其实在乒乓球技术上也是一个道理,你看那些老一代的成都球员,比如王涛、李楠,那就是典型的“脾气不太好却技术很好”的典型,而现在年轻一些的梁靖崑、周启豪,其实性格上也是非常耿直的,所以你说成都乒乓球队能打吗?答案肯定是能!为啥?因为人家脾气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