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产业多元化的原因?
产业多元化对于企业来说,有利的方面有很多,比如可以优化资源配置、分散投资风险、增强综合竞争力等等。 但同时,企业开展多元化经营也面临诸多挑战,如缺乏相关人才和经验、资源分散、管理协调困难等问题。如何在把握机遇的同时规避风险,是企业在进行多元化发展过程中需要慎重考虑的问题。 那么,企业为什么要坚持多元化战略呢? 主要出于以下三点考量:
1.寻求增长 在市场环境不断变化的情况下,单一产品或业务线可能难以获得长期稳定的增长,通过多元化布局可以实现这一目标。
2.应对危机 当企业经营某项业务遇到危机时,可以通过其他业务来分摊风险,实现稳定发展。
3.扩大规模 当企业将某一业务做到一定规模后,可以通过多元化来实现规模的扩张,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同时,实施多元化战略还可以帮助企业实现资金收益最大化。通过对现有资源的合理配置,企业可以在保持原有优势项目的前提下,将一些资金回报率较低的项目或业务进行处置,用获得的资金对其它需求旺盛但尚未得到满足的领域进行投资,以获取更高的收益。 当然,实行多元化战略也要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而定。对于那些业务相对集中、专业化程度较高的的企业来讲,采取多元化战略并不是最佳选择。这些企业的优势在于其对某个或某些特定领域的深入研究和长期耕耘而形成的垄断地位。这种垄断利润要远远高于行业平均利润水平。
事实上,很多拥有“独门绝技”的中小企业之所以能够取得超常规的发展,正是得益于他们坚守专业领域而做出的努力。这类企业并不适合实施多元化战略。
很多从事多元化战略的企业管理者之所以成功,除了外部原因之外,还有以下内因:
(1)领导者的优势
领导者是企业的核心,是企业多元化进程中的倡导者和推动者。纵观成功开展多元化经营的企业,几乎无一例外地都有一位善于谋划且具有高度自信的决策者,如郭鹤年、张永珍、李兆基、王宽诚等等。他们之所以敢为人先地大力推行产业多元化,主要缘于其具有在陌生领域获取准确信息和迅速把握市场脉络的能力和高人一等的眼光,这使其在选择进入新业务时具有信息获取的优势和先发制人的战略眼光。同时他们自身自信的气质通过文化的作用,也影响了整个组织,使企业员工也具有了开展多元化经营的自信。
(2)专业化与分散化相结合
在主业方面,通过专业化经营积累实力,在相对成熟之后,及时转移到新的产品和市场中去,以减少企业对单一产业的依赖性。这种做法把专业化和分散化结合起来,使其长于管理单一经营项目,又善于在多项目并进时有效地进行资源分配。
(3)高绩效管理能力
高绩效的管理能力是保证企业成功实施多元化战略的基础。一般来说,企业要从事多元经营,必然会建立分权的管理体制,总部集中管理协调重大决策,下属单位(分厂或者子公司等)进行自主生产经营。在这种分权式管理体制下,总公司为了实现自己的资源分配意图,必须有一个高效的跨职能团队,其作用就是把总部的意图传递下去,同时将下属单位的意见收集上来。只有及时准确地了解下级单位的信息,总部才能及时有效地协调各方利益,保证战略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