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字在五行属什么?

农昕卿农昕卿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合”,是“亼”的变形,从“亼”声。《说文》谓“亼”,“象一人所居,有万品汇集之意”。许慎并没有具体指出“亼”的字形演变线索,其实“亼”早先写作“卪”,小篆作“亼”,隶变后作“合”,楷书作“合”。金文、古文字中“亼”常作偏旁。现在“亼”作为独体字,只用来做拼音用,读ji,是“集”字的古文写法)。 “合”本义为聚集之义,《书·禹贡》:“淮夷侯服,厥贡漆枲絺纻。”孔传:“淮夷之邑,曰侯服者,其所贡之物,漆、枲(音希,麻名的别称)、絺、紵也。”“合”又指粘合,《周礼·考工记》:“框之方也,以水银涂背,而刻其阳,则为框;合之,则成板。”又引申指聚合、团结,《论语·子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合”又有符合的意思,如成语“沆瀣一气” (见宋·洪迈《容斋随笔·卷七·范致君》) 。还有适合、相近之意,如“珠联璧合”(《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天造地设”(《水浒传》第七十三回)。此意后又引申指爱情,如“天合之作”(《红楼梦》第六十二回)。

《广韵》:“合,和也。”《集韵》:“合,洽也。”“和”与“洽”皆指和睦、协调,因此又引申出和谐之义,《礼记·乐记》:“致和美之极。”孔颖达疏:“言致至中和之美德於极点矣。”

由汇聚、聚合又可以引申出结合、联合之义,《诗·大雅·行苇》:“戚戚兄弟,莫远具瞻。”郑玄笺:“兄弟虽疏远,犹当亲就其居而与其会聚。”故而又表示聚集在一起,《晋书·宣帝纪论》:“诸军大会于宛。”唐·杜牧《赤壁》诗:“自笑堂堂汉天子,空悲切切楚襄王。”

容嘉漪容嘉漪优质答主

甲骨文中的字很多都是合字。所谓合字,就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合起来表示某个意义,由这些字的字形推想它们的最初读音是可能的,但把它们看做是多音节词就未必可靠了。

以“自”字为例,甲骨文中有一个字,从目从心,是“自”的本字,像目中有心之形,这个字可以看做是合字,从字形分析它的意义当是“自我”的意思,这是由“目”和“心”两个字合起来表示的新意义,这两个字也可以代表这个合字的读音,于是人们就把这个字看做是多音节词。其实这是不对的。“目”和“心”在当时也是多音字,都有几个读音,合起来的读音就有多种组合,这个合字究竟是取什么读音呢?还有一种合字,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合并在一起,并没有产生新的意义,只是省略笔画的一种写法,如“从彳,从行”而为“彳行”。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