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诗风在哪儿?
儿童文学这一概念在我国的提出距今已有五十多年了,它的出现与当代中国“儿童观念”的变化密切相关;作为一门独立的人文学科,它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才最终确立的。尽管我国古代文论中不乏关于诗歌的理论著作和诗篇,但大多关注的是诗歌的社会功能、审美效果等宏观问题,很少涉及诗人创作的具体过程,因而无法给后人提供有关诗歌创作的细致周全的技巧性指导。 儿童诗的风则更无从谈起了。 直到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当“儿童文学”的概念在中国得以确立并逐渐受到重视之时,如何创作儿童诗的问题才开始引起一部分人的关注。
1978年4月,由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工作委员会主办的全国第一次儿童诗创作讨论会在北京举行。这是建国以来首次就儿童诗创作进行的有规模有主题的讨论会,参与人数达数十人。会议就儿童诗的性质定位、特征把握、内容形式乃至语言运用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探讨,形成了较为一致的看法。
这次会议不仅促使中国儿童诗的理论建设走向成熟,也直接带动了儿童诗的创作热潮。在此后的二三十年间,大量的儿童诗佳作纷纷问世,不少作品还深受读者喜爱,成了公认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