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眼结石怎么形成的?
“眼结石”其实就是结膜异物,是由于结膜异常分泌物堆积于睑板腺出口处(位于白眼球表面),被堆积的粘液软化后沉积下来的异物颗粒,因其形状类似结石,因而被称为“眼结石”。 “眼结石”虽然一般无需特殊处理、通过自身免疫反应可逐渐排出;但若感觉眼睛不适,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热敷、点药等治疗,必要时可行手术取出。
1、出现眼结石该如何治疗? 一般来说,对于比较小的结石,无需特殊处理,注意用眼卫生,多眨眼,保持眼部湿润即可。 但如果感到眼睛有异物感或刺痛感,可使用消炎类药物滴眼液进行治疗,每日4~6次;同时,还可伴有口服药物配合治疗,如阿莫西林胶囊,每次1粒,一日3次;或左氧氟沙星片剂,每次1片,一日2次。
而对于较大的石颗粒,则可先用生理盐水冲洗眼睛,将其表面的黏液稀释后再用消毒棉签沾生理盐水轻轻擦洗。 如果石颗粒嵌顿较深或者自行处理不干净,应及时去医院由眼科医生处理。医生会用裂隙灯显微镜仔细检查结膜囊内各个部位,然后使用注射器、针头甚至电锯将结石取出。
2、如何有效预防“眼结石”? 预防“眼结石”的关键是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要随便用手揉眼,尤其避免手揉眼睛接触细菌而使得眼周皮肤发生炎症,继而形成“眼结石”。还应注意用眼卫生,尽量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以减少眼睛疲劳、干眼症等疾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