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资产业务怎么做?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良资产的出现是正常现象,不良资产可理解为没有得到最佳用途的资源。市场经济越发达,不良资产会越多,只有通过不断的资源配置(包括资产重组、债务重组、产权重组等),资源配置效率才能得到改善和提高,社会财富总量才能增长。不良资产从另一角度讲是待开发的资源。银行和企业手中的不良资产可以是资产管理公司手中的优良资产。如某公司因货款纠纷拖欠银行9000万元到期贷款,利息1500万元,已处于停产状态,经债权人委员会决定,对该公司实施债转股和部分股权转让。重组后新公司经营正常,已盈利500多万元。在实践中还有许多被不良资产“拖累”而濒临倒闭的企业,在实施了包括资产重组在内的综合处置方案后起死回生,恢复了生机和活力。
不良资产的处置方式可以概括为追偿、债权转股权、债务重组和以股还债、实物形态的资产置换、出售、委托处置、招标处置和打包处置等。实践中还有许多处置方式,都是上述方式的拓展运用,如“债转股+债务重组+以股还债”,“以股抵债+实物形态的资产置换”,“债权转投资+实物形态的资产置换”等组合处置方式。实践证明,采用综合性的处置措施往往更有效。
从国内外经验来看,开展上述处置方式的主体可以是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也可以是政府。政府开展上述处置方式具有特定的历史期许和目标。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看,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为主处置不良资产不仅可行,而且取得了重大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