析属于五行属什么?
“金、木、水、火、土”五行,源于远古的卜筮,是古人对宇宙万物分类的一种方式。 这种分类的方式很直观,比如金属利器,树木茂盛,大火熊熊,泥土建筑等,都是直观可感的。但是,这种分类方式也有缺陷,那就是很多自然现象无法归类。于是,古人就尝试着从另一种角度来划分世界——阴阳。
“阴阳”概念的提出,源于古人对日月交替现象的思考,日升月落,潮汐涨退都是有周期规律的,所以“阴”有“影”之义,表示阴影、夜、暗等;而“阳”则含有光和热之意。 这样,阴阳就成了两种相反相成的存在形态了,任何事物都可以用阴阳来形容它的性质:阳气重的为阳,阴气重的为阴;寒者为阴,凉者为阳;亮者为阳,暗者为阴…… 五行与阴阳的关系是这样的: 木火土金水,五行之中除土外的四种元素,由于它们都具有阳的性质,故称“阳五行”;而土具有阴的特性,被称为“阴五行”。 所以,五行的属性可以简称为“阳”“阴”。
接下来需要解决的就是五行的顺序问题了!也就是哪五种元素为先的问题。这个问题在《尚书·洪范》中有所记载:“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 可见,在商周时期,先民们认为世间元素的顺序就是水、火、木、金、土。至于为什么是这样,那就没人知道了。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又引入了“干支纪年法”,以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来代表十二月建,并以此作为历法的起点,以确定每一年的季节轮转。
为了配合地支的记忆,人们还编出了以下口诀: 由于干支中甲丙戊庚壬属阳,乙丁己辛癸属阴,而干支中又有六个天干(甲丙戊庚壬)属阳中的阳,三个地支(子寅辰午申戌)属阳中的阴,于是乎,元素顺序便成了这样: 甲(阳)-乙(阴)-丙(阳)-丁(阴)… … 寅(阳)-辰(阴)-午(阳)-申(阴)… … 子(阳)-丑(阴)-寅(阳)-卯(阴) 也就是说,在春秋战国至东汉末年,人们是以这样一种方式来记录时间的。那么,按照这种记录方式,时间就带有阴阳的性质了,而元素顺序也变成了阴阳之间的对应关系:
金水火土 木阳火土 金水木土 这样,五行的顺序问题就解决了。 后来,人们认为世界是由金木水火土这五个基本物质构成的,于是,五行就拥有了更多的含义: 水为财,火为官,金为印,木为食,土为财。 于是,在算命时,就会看到这样一幕: 以上仅仅是介绍了古代五行观的一些基本常识,要彻底弄明白它是很困难的。因为古人的思想不是线性的,而是循环往复,循环论证的。例如说阴阳是相对的概念,而在五行中,阳五行又是相对于阴五行存在的……这样的思维方式会让人陷入无穷的辩证中去。这就是为什么中医一直得不到现代科学认可的原因——中医的基础太虚了,建立在阴阳五行之上,而阴阳五行又很难用现代科学予以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