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婚配可信吗?
一、相生关系 生,有生育、生长之意; 克,就是压抑的意思。 相合,即相互帮助,彼此呼应;相克,则有制约之意,是阴阳两种力量互相冲击、互相斗争的过程。 在五行的相生关系中,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在相克的顺序中则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在五行相生关系中,任何一行都存在相生与相克的关系,其中,生我者为母,克我者为子。如木生火为母,因火能生土,而土又生金等。但相生也不是毫无节制,过旺则生灾。比如,木过于旺盛则会产生火灾,故过旺的草木易折。因此,相生之中又有相制之义。 在五行相克关系中,任何一行也存在相生与相克的关系,其中,生我者,受制于克我的五行之力的限制;克我者被生我之力的制约。同样,相克也有生制作用,这种克制不能随意进行,否则就会破坏平衡。比如水土不分则河流容易干涸,金木不克也会造成自然灾害的发生等等。因此在五行相克中又有相生的内容存在。 在五行当中,各五行之间的关系都是错综复杂的,既有相生又有相克,并且每一行都有着它自身的特点与功能,从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这就是中国古代哲学家的朴素辩证思想之一。 五行的属性及其关系是古人用来解释自然界的变化规律及人体生理、病理变化的哲理,是一种宏观上的分析。如果过分地迷信它的正确性,就会把本来十分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了,也就失去了其本身所具有的科学理论价值了。
二、婚姻配对 五行学说在中医中的运用,除了用于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外,还广泛地被运用到了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那么,在命理学的应用上呢?是否也能运用到这其中的原理和法则来推断婚姻的好坏与否呢? 事实上,中国传统的民俗讲究阴阳、五行、八卦之说,并以此作为衡量事物的方法和标准。而这种观点正是建立在阴阳对立统一、相互滋生消亡以及五行相生相克等基本原理基础之上的。所以从这方面来看的话,五行配结婚是可以信得过的。 以五行来定婚俗,古已有之。以男女双方的出生年月日时推算出天干地支(简称干支),再由干支推演到纳音五行,再根据纳音五行来判断双方是否为“夫妻星”(又称配偶星)。若两命同为某“夫妻星”,则为佳配;反之,则为下等婚。 根据中医的理论可知,五行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互为制约以及相互资生的关系,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循环不息的整体。例如木能生火,火又能生土,如此往复下去。这种相生相克的规律也同样适用于人的性格和命运等方面。 从古代民间流传下来的各种婚书、八字合婚资料可以看出古人的智慧。《通书·命篇》中就记载着有关八字婚配的内容;明代著名的医学家李时珍在其著作中也提到了五行婚配的情况……这些都是很好的佐证材料。 那么这些资料究竟能否作为指导我们现今选择配偶、确定恋爱关系甚至是决定结婚的依据和参考标准呢?我认为答案应该是否定的!因为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加快了,人们的思维也更加开放,对于传统观念也往往持着一种质疑的态度去对待。
三、注意事项 1.注意年份。 2.避免同属性的年份出现两次。比如说甲乙属木、丙丁属火、戊己属土、庚辛属金、壬癸属水,那么2004年和2005年就应该属于同属性,这样就不可以结婚或是同居。
3.避开犯太岁之年。 4.注意月令,防止发生刑冲破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