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个月宝宝打完乙脑发烧怎么办?
你好!很高兴来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说一下我的观点,在宝宝九个月的时候突发高烧,而病因是由于注射了乙脑疫苗引起的情况下,宝宝的体温超过38.5度,应该及时的给宝宝口服退烧药进行处理,同时密切观察,如果持续高热或者伴有其他症状,需要及时就诊。 先来说一下乙脑到底是什么吧!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什么是乙脑(乙型脑炎),其实乙脑是一种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为主的急性传染病。 主要的表现有突然起病、高热、全身乏力、肌肉酸痛、结膜充血、意识清醒但是言语不清、表情呆滞、行动迟缓等症状,严重的会出现昏迷甚至死亡。
本病的传染源主要是乙型脑炎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传播途径主要是蚊虫叮咬。当病毒进入人体后,首先侵犯中枢神经系统,然后扩散到全身各个器官组织,导致各脏器功能的受损。 当宝宝接种了乙脑疫苗后,有部分宝宝可以因此获取免疫力,但并非百分之百产生抗体,所以接种疫苗后的3天内,应该注意监测宝宝的体温变化,如果出现持续高温的情况,应该警惕疫苗后发热反应的发生;还有小部分宝宝在接种疫苗后,不会获得免疫功能,这些宝宝仍然有可能被感染上乙脑。
一般情况下,疫苗引起的发热症状不会很严重,而且病程一般不超过48小时,多能自行缓解;如果是感染导致的乙脑,那么发热程度一般会比较严重,并且会持续2-3周的时间。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不管是何种原因导致的发热,都要注意加强护理,及时的补充液体,调整饮食,保证热量。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已经发热的宝宝,应该积极地采取退热措施,以免高温持续过久从而引发不良后果。
一般来说,对于低龄(6月龄以下)的婴幼儿,特别是新生儿,出现高热时,不建议应用药物降温。因为新生儿的中枢神经系统尚未发育成熟,用药不当容易导致不良反应。 如果需要应用解热药时,应注意避免应用麻醉药品(如吗啡、哌替啶等),可选用对新生儿影响较少的制剂,如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