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字属于五行属什么?
“本”字的五行属性,在汉字的五行属性归类当中,是有争议的。 现在的字典词典,都把这个字的五行属性和“木”相关联。 然而,《康熙字典》原文对它的解释是:“《集韵》布孔切,音笨。《玉篇》:‘木名’。”又引《广韵》云:“本,树也。”这里明确把“本”的五行归属于“木”了。 其实,“本”字的五行归属问题,涉及两个字:“木”“本”。 关于“木”的属性,历史上争议不大,一直认为是属“木”。 但是对于“本”的属性,历代都有不同的见解。
东汉·许慎撰《说文解字》“本”字条下说:“本,木下曰本。从木,皿声。”这里认为“本”字和“未”字一样,属于“木部”的字,并且指出“本”的字形,是在“木”的下方有一个“皿”。 东汉·王充《论衡·物虚》中说:“树,木也;本,木下曰本者也……故树之枝干,至其末亦称本……”这是认为“本”字指树木的根。 现代字典词典多承袭《集韵》等书的观点,把“本”的五行归属和“木”联系起来。 而清人张澍所著、徐铉校定并注释的《说文解字》却持不同观点——
张澍(shu)在“本”字条下,引用晋代学者郭璞注《水经》的话:“木上曰枝,枝别为干,干者,言干实也;木下曰本,本者,犹源也。谓树干其实,源水无本。”又说:“本字虽从木,非木字。”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枝”是从“干”(指树身)的分杈;而“本”则是从“木”的一部分。 “源水无本”一句,有解释说“本”如水流之源,不断地分岔;而“木”就像水流中的木头一样,被分割成一段一段的。
基于这种观点,张澍提出了一个独特的见解:“凡草木从木者,皆得谓之本。”也就是说,凡是草木的字,如果字形下面部分是“木”的,都可以称为“本”。 这个看法真是颠覆! 连带着“本”的很多词语,都被改换了五行属性。
例如: 本色,木之色为绿色,所以本色属木。 但如果按张澍的说法,那么本色就应该是土——因为“未”部的字,五行都是属土的(如“味”“昧”)。 本性,人的本性应属火——这似乎更符合实际。但张澍认为,人的本性源于木——他引用《礼记》作为证据。 本心,人心属火,但是张澍认为本心源于木——他引用《孟子》作为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