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会好起来吗?
中国经济的下行不是经济本身出现的问题,而是由外部因素造成的产能过剩和内需不足问题。2008年金融危机时,欧美各国为了拯救本国经济大量印钱,导致流动性泛滥,而中国作为世界工厂,出口制造业产品获得巨大收益. 因此2009年中国经济迅速恢复。但这次不一样,目前中国面临的是海外需求下降,而国内消费需求又无法有效激发的情况。所以短期来看,中国可能继续面临经济下行的压力,而且这种下行是由外部因素引起,具有外溢性,可能会影响全球经济的复苏。 从更长的时间维度看,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过去几十年,我国的经济是靠投资和出口拉动的,所谓的内需实际上是指居民消费,由于收入水平较低,居民消费一直是被压抑的。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的收入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是储蓄存款利率一直低于CPI通货膨胀率,收入增长大部分以存款的形式存在,也就是说居民实际可支配的收入并没有明显提高,消费的潜力没有完全释放出来。要刺激消费、启动内需,就必须降低居民的储蓄率,提高居民的实际收入。这需要宏观政策和市场的双重作用。
近年来国家不断下调存款利率,刺激居民消费,效果并不显著。这是因为市场机制不健全,金融体系不完善导致的。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不断整合,金融体系的效率将会大大提高,储蓄率会逐渐下降,居民的消费能力会逐步增强。当然这个过程需要时间,并且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会有不同的情况出现。比如在经济发展初期,居民的收入较低,政府的税收也相对较少,财政支出主要用于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这些基建投资对于拉动GDP增长是十分有效的。但是在经济发达的阶段,财政收支情况会发生变化,政府更多应该通过转移支付的形式向中低收入者进行再分配,促进居民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