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在五行属什么?
西北,简单理解就是正北和正西两个方向的统称 若结合五行而论,则有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来解释这个问题。 从目前的易学界而言,对五行起源的争论较多,主要有五种观点。这五种观点分别来自于两本书《尚书洪范》与《周礼月令》。其中《河图》与《洛书》被许多学者认为是这二书的源头。
《尚书·洪范》中有这样一段话:“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这里首次提出了“五行”的概念,并指出了五行之间的次序。后世认为,水、火、木、金、土既是五行的本气(根本之气),也是五行的标志。 除了这种五行的本气的说法外,另一种观点来自《周礼·月令》,原文如下:“孟春,其日甲乙,如其天玄而色赤白,其帝太皞,其神句芒,其虫鳞,其音角,律中太蔟,其数八……季秋,……律中南吕,……其日癸甲。如灰黄而味辛甘,其帝神农,其神后土,其虫毛,其音羽,律中和吕。”
这段文字提出了五行之间相互关系的另外两种表达方式:顺序与逆序。前者是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水土木的顺序;后者是土金水木火的顺次循环。这两种表达方式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将五行之间相生相克的规律给表述出来了。不过在这里土和水同时在前面出现,且土在左,水是右,显然是有问题的,这是古人记录时的疏忽。
根据上述的两段话,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由古至今都被人们广泛接受的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图: 用现代的科学语汇描述这个关系应该是这样的: 以上只是对五行起源于何的简单论述,至于它到底起源于何时,恐怕只有等待更多的历史资料被发掘后才能得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