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生肖为何有鼠?
子,从字面意思来理解就是“子时”的意思,古代把夜晚分成五个时间阶段,称为“更”,一夜分为五更。每个更又由十个时间段组成,每一时间段有一个名称,分别对应十二种动物。其中夜半(子)的时候,就叫“鼠时”,这个概念一直沿用至今,在《礼记》中有明确记载的: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之序。 用十二地支来表示十二生肖早在周朝就已经确立并流传了。当然,古人不会平白无故给动物们取上子鼠、丑牛这样荒诞的名字,必然有其宗教或者神话的意义。
我曾在一本书中看到过这样的说法:子鼠象征着盘踞在水中的乌龟,而龟在古代是一种吉祥物,受到人们的敬重; 丑牛的象征则是牛角,而古人认为牛在田地里辛勤耕耘,是农业之神,而且牛能够饮水,与海中的鲸鱼一样多,所以牛又象征着财富; 寅虎则象征山中之王,寓意着权威; 卯兔象征月宫里的玉兔,代表吉祥; 辰龙象征日月星辰,又代表着东方; 巳蛇象征小山,又代表着中央; 午马象征草原上的骏马,又是太阳的神格化; 未羊象征山坡上的青草,又是母系氏族的象征; 申猴象征森林中的猴子,又在西方; 酉鸡象征庭院中的雄鸡,又是月亮神格化的动物; 戌狗象征看家护院的老狗,又是天界巡夜的神灵; 亥猪象征水中的圆猪,既代表北方,又表示财产和福寿。 这其实也是一种原始图腾崇拜的体现形式之一,我国不少民族都有自己图腾动物,从而形成了自己的祖先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