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里心肺是什么属性?

鲍迪诺鲍迪诺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肺属金,心属火,五脏之中,木火土金水,只有肺是金的象征。在四季之中,春应肝而主生发,夏应心而主宣发,长夏应脾而主运化,秋应肺而主肃降,冬应肾而主蛰伏。

所以,五脏六腑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如《黄帝内经》所说“心生血”、“肺朝百脉”、“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为血”等等,我们研究中医理论,探讨养生保健之道,必须把握人体这一整体性。

1. 金克木 由于西方属金,季节也始于金秋,人们往往认为秋季是养肺的时节。其实,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提到“金不伐木”,意思是过度伤金可能损伤脾气(即现代所说的脾虚)。这是因为,在五行相克关系中,肺属金,胃属土,有金克木的关系存在;而在五行相生关系中,则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形成一个循环。

若金弱,无力克制木气,则见头晕目眩、腹胀腹痛、腹泻便溏等症;反之,若金亢,克伐木气,可见头痛剧烈、烦躁易怒、肢体麻木、抽搐等症状。中医养生历来主张平和心态,节制嗜欲,勿劳精神,切忌耗伤气血津液,保持脏腑经络通畅,这就是养生的真谛所在。

2. 金生水 这里的水不是指单纯的水杯中的水,而是指人体的津液、精微物质。由于肺为五脏华盖,享有“宰相”之称,全身津液输布都要通过肺气传输。所以,《黄帝内经》有云“肺主行水”,意思是说,在五行相生关系中,金生水,而且水是通过肺部进行布散的。

如果金不生水,或者水被阻碍不能布散,就可以影响健康。中医治疗一些水肿病症的时候,往往从养肺着手,用生津润燥等方法,使肺气清肃,水道通调,从而消肿治本。

3. 土生金 这里是指脾胃对肺的作用。因为脾主肌肉四肢,通过肺卫的开合,起到调节呼吸幅度和换气量的作用。正如《类经·摄生》所说“肺主一身之气,脾主全身之肌肉,此气此肉,皆由饮食化而生”。所以,脾胃强壮,营养充足,肺才能够发挥生理功能。反之,若脾胃虚弱,饮食不足,营养物质缺少,就会令肺气虚弱,抵抗力下降,容易生病。中医提倡调养脾胃,就是要培土生金,强身健体。

燕芯忆燕芯忆优质答主

五行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五行学说认为世界上的万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构成的,五者互相滋生(即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互相制约(即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的规律变化。

中医学把五行的相生(滋生、助长、促进)相克(制约、抑制、消灭)规律,用来说明人体五脏之间、五脏与形体组织以及与自然界之间的复杂关系,为认识人体的整体联系以及与自然界的关系提供了理论依据。

五脏(心、肝、脾、肺、肾)、五体(筋、爪、骨、髓、血、脉、肤、毛、发)、六腑(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以及五华(青、赤、黄、白、黑)、五气(呼、笑、歌、哭、呻)、五官(目、舌、口、鼻、耳)、五味(酸、苦、甘、辛、咸)、五谷(豆、麦、稷、稻、黍)和酸、苦、甘、辛、咸五种滋味,都是以五行来概括的。

心与肺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在心的主血脉、行血气的功能与肺的主治节、司呼吸等功能的协调共济和互相制约。即心行血以维持肺的功能正常,肺呼吸以濡养心脏及其他脏腑;同时,主血脉的心具有助肺行气血之功,主治节的肺具有助心通调全身血脉运行之能;心气的升降通调有赖于肺,而肺气的肃降也有赖于心气的宣发。具体来说,心主血脉,血行依赖气的推动。若肺的治节功能失常,朝百脉的功能失职,血液的运行就会受到影响。若心的主血脉功能异常,亦可影响肺的血液循环,使其生理功能失去正常调节,咳嗽、气喘、咯血、唇青等病理现象就会随之而生。

五行之中,脾属土,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升降又为人体气机升降之枢纽,故脾为中轴,调整四方;肝属木,为刚脏,主升主动,体阴而用阳,性喜条达舒畅,肝病易表现为阳亢或疏泄太过;心属火,主血脉,藏神,性主动,主通明,心病多为火热内盛;肺属金,为娇脏,体阴而用阳,虚则肺气不升而咳嗽气喘,实则肺气肃降失常,也可致喘;肾属水,为先天之本,藏精生髓,主水而藏精,开窍于耳,其华在发,肾病则多为阳气亏损。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