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后拍打起什么作用?
1.恢复运动带来的生理负荷,促进肌体回复 运动时肌肉细胞会因受到外来刺激(电信号或化学信号)而使细胞膜通透性改变,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升高,肌浆蛋白和线粒体等发生构象变化,造成细胞损伤;运动后适当的拉伸、按摩和运动后的营养补充可以部分消除这些损伤,减轻疲劳感。 而运动后的整理活动,如慢跑、走步等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机体对运动损伤的修复能力。
2.缓解运动引起的延迟性肌肉酸痛,加速肌肉的恢复 训练后24-72小时出现肌肉酸痛是训练后机体清除代谢废物的过程,也是肌纤维重新构筑以适应训练的需要所导致的。此时肌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均发生变化,细胞内的钙调素蛋白含量增加,引起肌细胞内Ca²⁺浓度迅速上升,继而激活蛋白激酶使核苷酸二磷酸酯酶激活,从而使cAMP(环磷酸腺苷)水平下降并停止信号传导。同时,肌细胞的收缩蛋白和调节肌纤维膜通透性的离子通道也会受到影响。 以上过程会导致肌细胞周围水肿,炎症反应以及组织代谢物的堆积(乳酸、丙酮酸等),进而导致延迟性肌肉酸痛的症状的出现。
如果这种变化不能及时得到处理,细胞的功能就会受损,严重的甚至会发生细胞坏死。及时消除这些症状对于保持肌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完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而通过合理的时间安排(练前热身、练中保护与放松、练后整理)以及动作的正确实施,都可以有效降低上述情况的发生。 如果已经出现肌肉酸痛,那么进行一些手法处理,比如轻揉、拍打,可以有效促进血液循环,增进新陈代谢,从而减轻疼痛,加快恢复。
3.提高运动的效果,强化练习者信心 运动过程中,由于个体差异等因素,部分练习者可能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通过适当的手法刺激(如拍打、牵拉等),可以让练习者更快进入状态,增强效果。
在心理上,教练或者老师的鼓励,同学的信任和支持都可能会让练习者更加自信和积极地去完成锻炼任务,从而获得相应的收益。 总之,运动后要好好对待自己,让自己更健康!